新城街道位于山东省肥城市主城区,辖区面积大、人口多、老旧小区多。近年来,新城街道积极探索打造“入网联心、民呼我为”基层治理品牌,通过完善一个核心、一条主轴、一网统管、一个平台、一呼即应“五个一”精治措施,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优化组织架构
党建聚力强治理
新城街道坚持党建统领社区治理,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搭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架构。构建“小区党支部 ”治理模式,凝聚引领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楼栋长等力量,形成多元治理格局。积极推动社区驿站、小区红色服务驿站建设,筑牢配强社区微治理坚强堡垒。制定了《新城街道小区党支部评星定级递进提升方案》,推动小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为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新城街道选优配强“1 2 n”社区治理力量,“1”即网格长,“2”即专、兼职网格员,“n”即党建、政法、治安等社会服务力量,通过优化力量配备,将精细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
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如今,新城街道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更新治理机制
一网统管优服务
新城街道以小区为核心单元构建服务网格,推行“入网联心、民呼我为”的治理服务机制。群众反映的问题可被及时收集、分级处置,办理结果向群众反馈,形成了可快速响应的闭环处置机制。
新城街道引导公安、消防、卫健等职能部门及“双报到”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入网,建立“入网联心、民呼我为”公示栏,亮出驻网服务队基本信息、服务职责。在线下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已走访10.56万户,均建立了家庭信息台账。在线上开发pc端、pad端等终端,实现居民诉求解决线上线下齐发力。
“推行‘入网联心、民呼我为’治理服务机制,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工作路径,也是扛起主城担当的重要工作抓手。”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勤勇介绍,“入网联心”,就是做实社区之下的网格(小区)这一治理单元,以网格(小区)党组织为核心,推动人、钱、物各类资源下沉入网,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搭起党群“连心桥”。“民呼我为”,就是积极主动作为,快速回应群众诉求,畅通线上线下问题反映渠道,分层分级解决,为群众办实事。
打造共享格局
平台兜底增效能
今年暑期,伊家沟社区整合大学生志愿者资源,成立社区职工子女“爱心托管驿站”,解决了职工子女暑期无人看管的问题。这是新城街道践行“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理念的一个缩影。
新城街道各小区成立“小区议事厅”,吸纳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网格员等参与,围绕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议事协商,提升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开发设计街道指挥大屏、后台管理系统、“居民通”小程序等终端,将“房、人、网、事、评”纳入平台管理。
截至目前,新城街道重塑204个网格,组建试点网格驻网服务队35支、576人,已收集居民意见建议13426条,化解各类民生诉求2978件,城市网格化治理成效初显。
此外,新城街道正着力打造红色物业品牌。通过推动国企物业公司进驻小区,积极探索社区与国企物业合作模式,逐步建设“无人管理小区”。目前,已梳理出11个小区交城投红色物业公司接管。
记者手记
在强化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新城街道以做深、做细、做实社区微治理为着力点,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建强工作队伍、优化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新城街道构建起“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格局,有效促进了治理融合、组织融合、服务融合,让居民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