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关社会稳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农村经济产业主体法律知识相对欠缺,难以应对飞速变化的市场经济,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对农村经济产业主体进行法律援助,是司法实践中公平与正义的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农村经济法律援助既要满足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援助,有利于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支持,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法律援助工作还存在供需不平衡、援助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的需求,使现有农村法律援助面临新的挑战。
农村经济法律援助供需不平衡。当前我国从事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的主体是律师群体,我国在2007年之后进一步明确了执业律师必须要有执业资格证书,这使得原有的基层法律工作者逐步退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从司法部公布的数据看,当前我国有执业资格的律师共有42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律师并未投身于法律援助行业。从数量对比看,我国当前从事法律援助行业的律师只有2万多人,不足执业律师总人数的5%。这使得法律援助律师数量与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的需求不适应,多数基层乡镇地区法律援助律师只能配备1至2个,严重影响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工作的展开。
农村法律援助质量有待提高。想要通过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不仅要在援助律师数量上有所提高,还要在援助质量上有所提高。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在质量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的主体是执业律师和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由于法律援助本身具有公益性和无偿性,导致部分法律援助律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援助的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影响了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的质量;由于法律援助从业人员较少,且其所擅长的领域不同,难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全面的法律援助,进一步影响到法律援助的质量。其次,部分执业律师及法律援助机构对于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律师事务所在接到法律援助的案件时,往往将其交给新手律师进行“练手”;由于刚执业的律师或实习律师司法经验相对不足,而农村经济方面的司法事件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又进一步影响了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的质量。
农民对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存在信任缺失。虽然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法律维权意识,但是其中大部分群体仍然对我国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了解不够,更是很少接触到法律援助的相关问题。这与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有关,也是由于法律援助的宣传较少,农民获取相关内容的渠道不足所致。虽然当下各类新媒体对于农村市场的影响不断深入,但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属于较为小众的内容,且以政府为主导,如果政府宣传不足,则很难获得农村居民的认同和信任。此外,农村对法律法规的认同及使用不足,一旦遇到法律纠纷与权益侵害,更多是通过各类调解,宁愿私了承担一些损失,也不想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通过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助推乡村法治振兴任重道远。
对于优化我国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培养法律专业人才,发挥高校作用。解决专业人才缺乏导致农村经济法律援助供需不平衡,是改善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基层法律工作人员的培训。虽然农村基层法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无法与专业法律人士、律师相比,但他们熟悉农村工作形势,具有农村法律工作的实践经验,只要着手在专业能力上进行培训,就可以成为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法学院的作用。高校法学院的学生有较为丰富的法律知识,鼓励其以实习的方式深入农村从事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工作,有利于弥补农村经济法律援助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但高校法学院学生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要结合具体案件发挥法学教师与法律援助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与监督作用,以达到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质与量同时进步,助推乡村振兴。
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从全社会范围来看,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人员数量有很多。想要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各行业法律人士投身到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工作中,需要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现代技术手段解决法律资源的供需割裂与不匹配问题,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平台的资源整合功能,可以将法律宣传、法律援助以及专业性法律工作集合到一个系统,群众通过平台就可以享受一条龙的法律服务。通过用相关法律活动的流程指引对接各法律援助部门的工作,可以简化群众获得法律服务的流程,降低法律援助工作的时间成本,也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工作的有序化,提高农村经济法律援助效率。
扩展宣传途径,提高农民信任感。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的宣传工作要推陈出新,在保证传统宣传渠道的同时,也要借助现代技术,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经济法律援助服务咨询。首先,结合当前新媒体对农村信息渠道的影响,贴合农村居民生活与娱乐方式,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形式,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村居民提供法律援助信息。其次,定期开展农村法律援助宣传讲座,开展法律宣传文艺活动,以及发放法律援助宣传册、拍摄法律援助公益广告等,对农村居民开展全方位的法律援助宣传,最大限度增加其获得法律援助信息的渠道。最后,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村委会以及志愿者的宣传与推广作用,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法律意识,优化农村法律环境,为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奠定群众基础。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产业活动日益频繁,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要提高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律师事务所及法律援助机构等各主体的积极作用,合力解决农村经济法律援助供需不平衡以及质量较低等问题。同时,应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整合,扩宽宣传方式,让农民获得法律援助更便捷,对农村经济法律援助的信任感更高。通过农村经济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将有效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助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