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积极构建耕地立体化保护模式-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要积极构建耕地立体化保护模式
放大 缩小

耕地是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根基,只有构建耕地立体化保护模式,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互促并进、互动双赢。

建立“三大体系”,织好保护体系“防护网”。建立保护体系,使保护耕地成为行动自觉。要构建清晰准确的边界体系,确定城镇、农业、生态三大空间,规划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保、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明确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提升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使耕地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更加凸显。要构建板块联动的履责体系,把落地落实作为严保严管的关键,按照属地管理、主体明确、职责明晰的要求,县(市、区)、镇、村三级层层签订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健全完善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要构建分片统筹的地块体系,把最优质、最精华、生产能力最好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制定县级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图、镇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以及县级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全面实现耕地保护落地块、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

开展“三大行动”,下好节约集约“先手棋”。节约集约用地是保护耕地的根本出路。要开展低效用地处置行动,将低效用地作为挖潜增效的重中之重,实施土地资源“三量提升”行动计划,持续优化资源增量、盘活土地存量、提升利用质量。要开展亩均效益提升行动,坚持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相结合,聚焦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单位电耗税收等企业发展重点指标,一企一策提供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信贷、科技、人力等资源要素供给,倒逼末档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亩均论英雄成为区域发展的鲜明导向。要开展差别化供地行动,从合理高效配置资源入手,出台“标准地”制度,制定产业用地指南,强化新增用地计划管理,采取优供、限供、不供的差别化供地措施,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发展,将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

实施“三大监管”,打好精准防控“三张牌”。监管是保护耕地的硬招数。要打造智能化监管平台,打好被动执法为主动预防、事后查案为事前防范牌,开展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智能实时监管平台建设,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制止,提升耕地保护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要实施常态化监管执法,打好耕地保护攻坚牌,全面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耕地保护督察、卫片执法整改、违法用地整治“三年行动”、违法用地“一年清零”等专项行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把耕地保护落到实处。要凝聚协同化监管合力,打好土地监管格局构建牌,建立公检法、城管、资源及纪委、组织部等部门为一体的联合监管力量,健全举报有奖、接诉即办等机制,开展耕地保护政策解读和正反典型案例宣传,形成耕地保护联合防控的浓厚氛围。

唐光兵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