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科学普及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整、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限制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现有科学普及工作主要以普及科学技术为主,与产业融合的深度不够。同时,我国科学素质建设仍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亟待补齐科普短板。
要建立健全特色产业科普政策体系。将特色产业科普工作融入到乡村振兴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中。在现有乡村振兴和科普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特色产业科普政策和保障措施,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促进科普工作真正与产业融合,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产业 科普”的常态化工作模式。
要开展特色产业科普工程。研究制定特色产业科普工程实施的工作模式,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特色产业深入整合传统科普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同时,推进科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内有设施、外有服务的高水平科普基地。
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探索建立产业科普馆、打造科技创意园、发展电子科普画廊等方式,升级科普基础设施,将产业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特色、服务业等纳入整体科普体系。
要建立产业科普人才保障体系。增加县、乡、村三级科普人才队伍的编制数量,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建立产业科普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培养更多乡土科技人才。引导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投身乡村产业科普事业,优化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要充分激活特色产业内生动力。以资源科普化、科普产品化为发展方向,以特色产业科普为载体,促进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相关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