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破解乡村建设的资金难题-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着力破解乡村建设的资金难题
——以广西德保县乡村建设资金筹措为例
放大 缩小

通过近年来对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广西德保县乡村面貌发生较大改善,但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乡村基础设施仍有短板。在全县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所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筹措资金难的问题。

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规划了乡村建设具体路径,为县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承载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工作提供方法遵循。笔者以德保县实际工作为例,浅析乡村建设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性。

从战略层面来看,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实迫切需要。德保县坚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满足农村居民基本需求,但村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从县域整体联动发展角度,分类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整体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

从县域发展看,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内涵发展新选择。近年来,德保县发挥县域承接农业转移人口、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依托县域强大节点功能,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乡村经济业态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

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看,乡村建设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体本质上相同。“乡村振兴因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其主体都是农民,其本质都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全方位动员农民、引导农民、组织农民,全过程主动参与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真正让人民群众受益。

推进乡村建设的主要困难

德保县在推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资金的保障问题,主要表现为:

可用财力少,税源培植跟不上发展需要。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德保县税收收入增速回落,存在“哪里急,资金就优先投放哪里”的情况,造成县域内资金使用分散,项目建设总体进展缓慢。

后续支撑弱,项目配套资金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县域下达的专项资金、直达资金,为欠发达县域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但一些重点项目需基层提供配套资金,项目增多会使得支出总量增大。目前德保县乡村建设项目仍依赖财政资金,暂时未能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吸引社会资本。

要素保障难,公共基础设施难以推进。以德保县的农村道路建设为例,在土地政策趋严的背景下,一些项目建设涉及到的用林、用地等要素难以保障,项目建设存在短板弱项。

学用政策差,运用社会资本经验不足。比如,在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过程中,因缺乏项目运营管理经验等,项目端和社会资本端两个环节之间出现脱节。

应对挑战的路径方法

德保县深入挖掘资金增长渠道,培育资金增长潜能,为乡村建设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从上级支持来。统筹整合上级各类项目资金投入乡村建设,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同时,全面落实乡村建设用水、用电、用能、用地、用林等保障和税收减免政策,严控项目建设成本。

从金融支持来。与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深度合作,争取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发挥货币政策灵活精准直达实体经济的优势,获取乡村建设信贷投放资金。全面落实风险分担机制,全面提高融资担保、保险等多种政府增信能力,因地制宜用好乡村建设多种金融产品。争取涉农贷款财政奖补政策,对风险低、增收效益好的农村重大项目,创新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配套融资支持,形成实物工程量。搭建政银企三方合作平台,依法依规引导金融机构组建农村发展银团,探索银行、保险、担保、基金等合作模式,进一步扩大乡村建设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

从社会资本来。全面盘活民间资本,聚焦乡村建设投资重点板块,搭建民间资本投资平台。采用ppp、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投资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基金发展模式,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过程、全链条投资优质服务,落实优惠社会资本投资政策,规范设立乡村建设发展基金,形成乡村建设社会资本资金池,实现乡村建设良性互动,推动农民主体全面受益。着力构建政府引导、社会投资、乡村使用的多元资金受益合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多元投向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在乡村建设、乡村管护资金需求端上,依法依规建立运营补偿机制,降低投资潜在风险,提高社会资本合理回报率。以充分保障乡村建设资产价值为基础,建立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退出机制,确保公共资产不流失,推动更多公共资源惠及农民群众。

从群众参与来。全面激发农民建设乡村的内生动力,优先建设辐射面广、联动功能强、农民参与度高的重大项目。突出带农益农,在农村道路、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清洁能源工程等重大设施建设中,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盘活存量土地,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降低乡村建设的成本,优先规范聘用当地能工巧匠,通过培训上岗,引导本地农民工匠承接乡村建设项目。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简易审批程序,推行灵活易行的以奖代补、先建先补、直接补助等工作机制,引导村民就近投工投劳支持项目建设,实现就近就业发展。

从挖掘补给来。全面聚焦乡村建设短板弱项,推进土地开发整理,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工作,全面实施拆旧复垦行动,通过腾退闲置宅基地,提高土地使用率,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有效缓解城乡建设发展空间,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推进垦造水田项目,整合连片地块、旱地等荒废地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附加值,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合理切块使用资金实施垦造水田,争取水田指标,发挥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农业增效,推动农民增收。从环境整治获取生态效益,推进石漠化综合整治、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示范等项目,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青山绿水生态美。

乡村建设施工图、时间表已经明确,德保县作为欠发达地区,唯有破解资金瓶颈,才能更好推进乡村建设,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广西德保县委书记)

陆兰碧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