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工作不仅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还应做到“有力度更有温度”。近年来,安徽省肥西县桃花镇立足社会治理需求,从居民诉求出发,积极推进“警民联调”工作,不断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纠纷化解渠道,为企优环境,为民解难题。
每天早上8点,已经退休的葛亚明都会准时上岗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2020年9月,葛亚明从安徽省肥西县公安局特警大队退休后,“无缝对接”地成为了肥西县公安局桃花派出所警民联调室的一名人民调解员,积极开展各类纠纷调解工作。
桃花派出所管辖范围包含桃花镇、柏堰科技园和肥西经济开发区老区、拓展区、新型片区,管辖面积广大、人口密集、小区众多、企业遍布,矛盾纠纷多、类型复杂。
随着工作量增加,警民联调室人手不足情况凸显。2021年,从肥西县法院退休的马友定,换届后退居二线的顺和社区原党委书记刘明武、染坊社区原居委会主任张有仓也加入了警民联调室。“我们几人有的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有的是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社区老同志,对调解工作都比较熟悉。”葛亚明介绍。
人民调解员们每天早上8点上班,晚间值班排班到24点,忙的时候,凌晨2点下班也是会有的事。但几人从不抱怨,倾心尽力做好每一件调解工作。
“很多在大家眼中只是鸡毛蒜皮的事,对当事人来说却是大事,容易激化矛盾。”葛亚明回忆起了近期调解的一起因噪音产生矛盾的案例。
“那是楼上楼下两户人家,楼下的住户总觉得楼上的噪音太大,苦不堪言,还买了振动器安装在天花板上进行‘反击’。”接到报警后,葛亚明跟随民警赶赴现场,了解事情原委并安抚了双方情绪后,告诉楼下住户这样安装振动器是违法行为,把振动器拆掉了。
葛亚明说:“我们也到楼上居民家中详细了解了情况,发现这户人家铺了地毯,桌脚、椅脚都做了软包,挪动起来声音并不大。”第二天,他和同事们专门选择楼上住户上班的时间来到了楼下居民家里。没多久,就听到了别家的切菜声。葛亚明带着住户一起上楼敲门,发现楼上住户家中根本没有人,声音并不是那家传出来的。
后来,葛亚明和同事们才了解到,楼下住户从事研究类工作,睡眠质量不好,对声音比较敏感,便真诚地建议他休息时尽量关窗,并注意放松心情。
葛亚明说:“小区属于聚居区,有一些声音是避免不了的,需要相互理解,而且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怀疑别人。”
在调解工作中,桃花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坚持多跑腿、多倾听、多沟通,学会换位思考,既坚守尺度,也饱含温情。前一段时间,去年因公负伤的王某拿到了赔偿金,专程向警民联调室表示了感谢。
原来,去年王某在为辖区内一家企业施工中不慎从屋顶坠落摔成重伤,赴上海治疗花费了数十万元。出院后,身体还处于康复阶段的他找到施工企业要求赔偿,但情况比较复杂,难以索赔。葛亚明介绍:“王某跟劳务公司签订了合同,但劳务公司没有为其购买保险。在施工企业出事后,治疗的数十万元费用均由劳务公司和施工企业垫付。后续的康复费用,施工企业不愿再付,劳务公司也开始扯皮。”为解决难题,桃花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多次组织施工企业、劳务公司、王某家人一起坐下来协商。
“起初,几方情绪都很激动,我们的调解工作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葛亚明说。但是,人民调解员们面对疑难案件不退缩,面对责任不闪躲。他们组织了十多次商谈,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事情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
人民调解工作是矛盾纠纷的“调和剂”、群众心中的“一把尺”。作为人民调解员,葛亚明等人深知要综合运用法、理、情,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每当遇到疑难事件,几人都会开展“头脑风暴”,不断寻找“解题方法”。对已经完成的案件,他们也会复盘总结经验、找寻不足,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借鉴。
目前,刘明武和张有仓正在积极学习法律知识,一有空闲时间就会捧着法律书籍看。“调解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别是我们辖区里企业比较多,调解工伤赔偿、劳资纠纷类案件时,要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储备。”张有仓说。
今年1—9月,桃花派出所警民联调室调解案件615件,累计帮助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1366万元。下一步,警民联调室将继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的优势,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着力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