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黑龙江省明水县明水镇勤俭村的燕麦种植基地麦浪滚滚。约1米高的饲用燕麦郁郁葱葱、叶宽秆壮,一幅丰收图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明水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和自然资源优势,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企业规模化种植饲用燕麦,高标准打造高质量特色种植园区,着力将明水镇打造成全县燕麦试验示范主基地。已形成“科研 企业 合作社 农户 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农户增收、企业增效。
勤俭村村干部战立军说:“这片燕麦田的面积是1050亩,这是明水县首次尝试种植饲用燕麦。明水镇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合作发展特色种植,大学提供种子、技术,常年跟踪服务。这次饲用燕麦试种获得了丰收,实现了一年收获两茬。再有十多天,我们就能收割二茬了。现在,村民们种植饲用燕麦的积极性很高。”
勤俭村党总支书记申远介绍,基地运营采用“村集体 农户 企业”的土地托管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全程托管合同,由合作社负责从耕到收的全过程生产,企业按照约定的价格回收农产品。预计基地今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带动38户农户户均增收4.9万元。
要种出高产量、高品质的饲用燕麦,离不开优良的品种和专业的种植管理技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技术专家对明水镇的环境、气候、土壤等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对比,最终选定了勤俭村作为试验示范的主基地。在品种方面,选择了从加拿大引进的饲用燕麦新品种“哈维”。这一品种叶量大、茎秆柔软,饲草品质好,产量稳定,一年可复种两茬,年产干草约1785吨,可产生经济效益392.7万元。
大力发展饲用燕麦生产,不仅可以刈割鲜草饲喂牲畜,还可以加工成青干草。燕麦秸秆打成草捆后运输、贮藏都很方便,可用于缓解冬春饲草紧缺状况。
近年来,明水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农业生产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