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荷花山香菇:让“空壳村”变“幸福村”-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庄河​荷花山香菇:让“空壳村”变“幸福村”
放大 缩小

(上接第一版)如何让群众富起来,是摆在镇党委、镇政府面前的首要课题。

结合本镇实际,荷花山镇党委、镇政府负责人深入村屯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各村自然禀赋和村民意愿,确定不同的产业发展项目。因地制宜确定万亿村、河东村、芙蓉村为设施农业和食用菌种植产业项目村,郭家村、同巨村、吉顺村为食用菌种植产业项目村。

针对村民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无增收致富项目的实际,各村党总支依托党建阵地,加强宣传引导,通过采取开展培训、组织村民到市内外参观学习设施农业生产、聘请农业专家讲授设施农业课、村干部包屯、党员包户等形式,用典型事例引导村民改变观念。先后组织党员、群众400余人到丹东、岫岩等地的香菇产业区观摩取经,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产业帮扶项目当中。

2018年,万亿、吉顺、河东、同巨、郭家5个村实施食用菌种植产业扶贫项目,新建钢架结构香菇冷棚108栋,种植食用菌138万棒(帘),参与农户120户,新建冷藏库4栋,为50户种植户争取扶贫贷款170多万元。芙蓉村实施设施农业大棚及食用菌种植产业项目,全镇实现了村村有产业帮扶项目、产业帮扶项目全覆盖。各村还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其他产业,如河东村发展设施农业产业,郭家村探索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等。

回想起全村出列时的情景,万亿村党总支书记王涛仍然很激动。奔着一定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目标,王涛带领村民,曾多次到香菇产业发展先进的地方考察和了解实际情况,不论严寒酷暑,走村串户问细节,经过多方比较,最终确定万亿村作为典型引路,与庄河市塔岭镇棒槌沟村辉煌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在万亿村建设了320平方米的烘干车间,专门收购香菇。为促进香菇产业发展,村里还配套建设了1座150平方米的冷藏库,引进食用菌菌棒加工厂,年生产食用菌菌棒300万棒,村级可收取租金20万元。

万亿村2019年争取对口帮扶单位大船重工集团帮扶资金40余万元,在河南屯建设1个香菇种植小区,新建香菇冷棚20栋,村级对外发包出去15栋,每棚年收承包金3000元,共收取承包金4.5万元。村集体留下5栋冷棚,并再建3栋冷棚,种植有机香菇8万棒。随着产品渐渐被市场认可,万亿村发展香菇产业的信心更足了。王涛告诉记者,万亿村还计划打造1处村集体建设香菇种植基地,流转土地200亩,新建香菇冷棚150栋,总投资80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农民年人均可增加收入2500元。

2020年,万亿村又争取移民扶持资金,在河南屯建设了1处高标准全封闭食用菌种植园区,总投资约300万元,占地85亩,共建食用菌种植大棚41栋。同时利用帮扶资金继续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帮扶项目,共计种植香菇110万棒。食用菌大棚和冷藏库由村级对外发包,每年可收取租金40余万元。如今,万亿村已成为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集散地,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主要产业。

“蘑菇一卖完,票子就到手。只要肯出力,就能挣到钱。”59岁的万亿村坎子屯村民邹桂艳,谈及自家的香菇大棚,顺口溜一串接着一串。“俺丈夫早些年一只眼睛受伤失明了,我心脏也有病,我们大田里的活干不了多少,家里可困难了。”邹桂艳说,2018年的时候,看到村民们建大棚,种菇致富,依托“扶贫贷”,她家也建了2个香菇大棚。“只要蘑菇摘下来,就有人收购,不愁市场销路。”邹桂艳说,蘑菇盛长期时,凌晨两点多钟就要去摘,很辛苦。但看到收入不错,心里的幸福感满满的。如今,邹桂艳家依靠香菇大棚每年都可收入七八万元。

2017年至2020年,荷花山全镇6个村实施钢架结构温室大棚及食用菌种植产业帮扶项目7个,利用产业项目资金和对口帮扶资金、企业融资,新建160栋温室大棚、285栋钢架结构香菇冷棚、5栋冷藏库、2栋香菇烘干车间、1个香菇菌棒加工厂、4个食用菌种植小区,镇本级财政出资500余万元,扶持发展设施农业及食用菌项目,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产业项目,项目参与农户达到400余户,促进了农民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荷花山镇6个村全部实现低收入村脱贫和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双退出目标。

小香菇成为支撑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这是荷花山镇立足镇域实际,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促群众增收的一个缩影。荷花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让政府、经营者、群众三方都受益,目的就是把让更多群众绑定到产业上,使他们收入更有保障,让产业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和‘发动机’,通过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