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人大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群众生活富起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挖掘集体经济“潜在力”、贯彻主席团“决策力”、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力”、依靠代表小组“集聚力”、依托示范效应“推广力”等“五力”,助力村社集体经济“活起来”。
四面山镇头道河社区2019年以来在镇人大的助推下,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了集山地越野车、水上漂流、果蔬采摘等功能为一体的“乡亲农场”综合体验项目。社区实现了“居民变股东”,社区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年均收益百万余元。
围绕“跳出旅游搞旅游、跳出旅游服务旅游”的工作思路,四面山镇人大组织部分区、镇人大代表召开“诸葛会”,找寻壮大集体经济突破口。
为开阔视野,镇人大组织部分区、镇人大代表及群众代表,赴金佛山景区考察山地越野车项目,赴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镇考察蜂糖李种植项目等,最终确定了打造山地越野车道和种植蜂糖李两个发展方向,充分挖掘了社区集体经济“潜在力”。
社区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离不开党委和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镇人大主动向镇党委汇报,与区级部门沟通,积极获得各方支持。经镇党委研究,决定让镇人大主席团执行、推动、监督辖区各村社集体经济的规范发展。通过贯彻主席团“决策力”,截至目前,四面山镇已向区委组织部、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委申请到壮大村社集体经济资金千万余元,各村社集体经济发展多点开花,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头道河社区的发展思路确定后,如何贯彻落实成了镇人大面临的一道难题。在开展山地越野车道建设的过程中,头道河社区面临“无钱、无工具、无人力”的艰难局面。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的带头示范作用,由区、镇人大代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主动作为,自带干粮不辞辛苦开展建设。群众见状深受鼓舞,纷纷参与进来。11公里的山地越野车道及其附属设施,在短短6个月内便修建完工。
山地越野车项目运营初期,处于无人知晓、门可罗雀的窘境。镇人大一边组织辖区人大代表自发宣传,一边与媒体对接,进行大力宣传。项目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由“无人问津”转变为每到旅游旺季便“一车难求”。
镇人大抓住人大代表先进性和示范性的特点,依靠代表小组“集聚力”,以代表思想融通选民思想、以代表示范集聚选民力量。
头道河社区发展方向确定之初,许多群众对项目及选址有不同意见。为回应群众的顾虑,镇人大组织代表小组积极沟通协调,不舍“微末之功”,多次召开居民代表大会、院坝会统一发展思想。协调会屡屡开到凌晨,让群众看到了代表们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的决心。最终,群众认可了项目,有力的投人力、无力的投材料,累计300余人在建设中无偿投工投劳。
2021年,重庆市委组织部组织各区县173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到头道河社区参观学习,其经济发展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与借鉴。
镇人大抓住契机,依托示范效应“推广力”,联结周边资源实现抱团发展,全力招商引资实现多元发展。采取“山地越野车 民宿”的模式,以套票、折扣等形式为游客带来实惠,丰富游玩体验,进一步提升山地越野车项目知名度。镇人大积极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推行“闲置农房 精品民宿”的模式,引入晚居度假民宿,租用居民农房及周边林地打造贝壳房、无边泳池等,引入高端民宿项目大乐之野·邑舍落地建设。探索“集体经济 民企合作”模式,利用民营企业家投入的500万元,新增山地越野车线路、修建星空民宿、打造富硒农产品品牌,实现“助企惠农 产品帮销”共赢。在区、镇人大代表的引导下,社区居民或开农家乐,或发展高山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社区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办实事”的理念,四面山镇人大将持续关注、支持、促进村社集体经济发展,发动全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为集体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