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2005年,乡里对我们村整体改造开发,打造星级农家乐集群,我是第一批转型经营农家乐的农民。刚开始确实很难,来的客人少,我们从小规模一点点做起,靠着山清水秀的好风景、可口的饭菜和优质的服务,留老客、引新客。2009年,天逸庄农家乐被评为自治区乡村旅游观光示范点,带动邻村60余名劳动力就业。2015年,天逸庄农家乐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农家乐。现在,天逸庄农家乐一年的游客量在4万人左右,年均收入15万元以上。”廖大秀说。
“我在这里工作十年了,现在每月工资5000元以上,我会在这里认真学习一些管理技术,将来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家乐。”在天逸庄农家乐上班的农民吐尔洪江·乃吉米丁说。
近年来,乌什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依托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优美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景观,通过整合县域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观光、度假康养为主的旅游业,创建了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9家星级农家乐,着力打造“泉在城中流,城在泉中映,人在泉城游”的城市名片。目前,乌什县旅游产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润边城 文明兴乡风
“二胡不同于有固定音位的乐器,音准要一遍遍练习。”每到寒暑假,乌什县依麻木镇中华文化大院就非常热闹,大批农牧民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人拉二胡,有人练书法,还有人学习茶艺……
“趁农闲我来这里学习茶艺、书法,更能静下心来做事了。”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农民图尔贡·托合提说,如今他已经学会了拉二胡、剪纸等技艺,还时常会给乡亲们表演。
中华文化大院是由全国人大代表、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利用旧校区改建而成,免费为当地各族群众提供乐器、戏剧、书法、茶艺等培训课程,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乌什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和文明乡风建设,通过评选“出彩乌什人”“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全县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全国首家县级儒学馆,城市书房、中华文化大院等一批文化润疆载体投用,评选命名地区级文化润疆示范基地3个,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主旋律更加高昂,正能量更加充沛。
讲不完的致富故事,看不尽的美丽身影。新征程上,这里的各族干部群众正继续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让这颗塞外明珠变得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