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支微的市场定位,因地制宜扶持产业发展,探索基层党建与金融服务的结合点,创新金融产品,为农民生产生活“量体裁衣”,为企业发展“输血补气”,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新野农商银行坚持党建引领,搭建起“党建 ”服务平台,不断丰富和深化“党建 金融”内涵。与新野县融媒体中心对接,借助县、乡、村三级应急广播体系1200个广播终端,定时在全县范围内开播空中课堂,播放电信诈骗防范措施、惠农政策、社保卡激活方法等内容,惠及近60万群众。精选溧河铺及前高庙2家支行作为“党建 金融”先行先试工作点,积极与乡镇政府、村两委对接,成立“党建 金融”服务队。
为践行普惠金融,新野农商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派出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深度调研、细分客户群体,拓展服务方式,适时推出符合县域经济特色、市场需求的“田园贷”“家和贷”等多款产品,真正做到了“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农商银行就提供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坚持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稳步扩大有效信贷投放,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新野农商银行探索“金融 ”服务支撑模式。聚焦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围绕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以“资”润业、以“资”润产、以“资”促发展。围绕集饲、养、加、农、工、贸于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体系,以及“户繁、企育、龙头带动”“规模养殖、集群发展”等产业模式,采取“养牛企业 政府担保机构担保 保险公司 农商行”的运作模式,拓展保单贷款、活体抵押等方式,全力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围绕“良种推广 生产基地 初加工 深加工 厨房食品 商业物流”全产业链体系,重点支持69家食品企业、合作社、种子公司实现了从“粮仓”到“厨房”的转变。针对樊集乡猕猴产业园、钢葱种植户等分别量身定制“猕猴贷”“钢葱贷”等信贷产品,助力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打造“农旅双链”同构模式。
截至8月31日,新野农商银行累计投放服务乡村振兴贷款17.6亿元。
(李伟玲 程红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