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山西省黄河流域目前的定位是“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引领区、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黄河流域治水节水示范带、内陆开放合作新高地、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山西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五大目标任务,提出若干重点任务和推进举措。
日前,由山西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各市各部门编制了《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在9月8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闫中立介绍,规划从流经县、流域区、全省域三个层次,谋划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将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汾河生态保护修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弘扬黄河文化、增进民生福祉等作为重点任务,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坚持以战略引领布局项目,以项目支撑做实战略,围绕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等领域谋划储备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强的84个重大项目(工程),并将其纳入规划专栏,确保规划出项目,规划出产业。
山西省工信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闫林在回答本报记者提出的工信领域作为山西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有哪些重要布局和重点工作时说,山西省黄河流域制造业转型发展坚持以增强生存力发展力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加快集群化规模化为方向,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速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改造升级,坚定走绿色可持续制造业发展之路。坚持先进制造、服务提升。加快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集群规模发展。坚持龙头培育、完善配套。优化黄河流域制造业区域布局,以制造业产业集群为载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转型引领、项目拉动。坚持把项目作为引领黄河流域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项目高效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完善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形成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同时,山西还将聚力打造一批全省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为推动全省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