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跨越焕新颜。时光不语,只是悄然拭去了天空的阴霾,重现了河水的清澈,增添了山川的绿意。这背后,是保护治理生态环境的东至决心,是十年磨一剑的砥砺艰辛。这十年,东至一路向美,摘下一枚枚沉甸甸的“勋章”,获得国家级生态县称号,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2020年被评为林草生态建设示范县,2019-2021连续3年位列全市林长制综合目标考核第一……
驰而不息,逐绿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东至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打造碧水蓝天
天高云淡,秋意渐浓。放眼广袤壮美的升金湖,茫茫的水面上,早归的候鸟在悠闲地觅食。
曾经,由于周边居民围湖造田、养殖捕捞,升金湖的生态环境、候鸟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威胁,生态修复迫在眉睫。“我从捕鱼人转变为升金湖管护员,工作还在湖面上,但性质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年52岁的陈德建介绍,自2014年起,东至县加大对升金湖环境治理力度,实施渔民上岸工程。世代居住在升金湖湖区的陈德建,自觉拆除自家渔业养殖设施、动员大家上岸,之后从事升金湖巡查巡护工作,管护距离达20公里,像他这样上岸改行的渔民共有1331名。
经过生态修复的“东至之肺”随着自然环境的持续好转,成为东至县生态环境整治的范本,每年来湖越冬的水禽多达10万多只,往年难以见到的东方白鹳、灰鹤、黑鹳等珍稀鸟类也重现升金湖。
“近年来,全县持续开展以升金湖等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绿盾’专项行动,建设升金湖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确保水质达标、清水入江。”东至县生态环境监测站负责人胡正凯说。
鸟飞鱼跃,生机盎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至县坚定不移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环境治理不断从“治标”迈向“治本”,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东至县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统管升金湖圩口2.5万亩,完成人工造林28万亩,实施长江岸线生态复绿23685亩,新建提升长江绿带25.6公里。2021年度,东至县空气优良率达92.9%,pm2.5平均浓度 26μg/m3,较2016年相比,空气优良率同比上升7.0%,pm2.5平均浓度下降29.7%。2022年上半年,黄湓河张溪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标准,2016年至今,全县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守护“只此青绿”
“‘垃圾场’变公园,现在这里太漂亮了!”秋风送爽,吃过晚饭后,香隅镇香隅村村民吴爱莲一边散步,一边用手机记录这里焕然一新的面貌。
“三号堰”全长1.5公里,是香隅老河流经香隅集镇的一条支流,因年久失修,淤泥不断堆积,成了村里的卫生死角。2020年,东至县将治理“三号堰”正式提上工作日程。“工程共分为3期,总投资为1200万元,其中中央环保专项资金1000万元。”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水科负责人李克飞说,现在这里已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至全面抓好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抚去“疮疤”,留下满城青绿。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充分利用边角空地栽植乡土树种,2012年以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1个、森林村庄127个,森林长廊示范段60.5公里;今年正在创建4个省级森林城镇,通过验收后,全县森林城镇创建率将达100%。
东至着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林业增绿增效工程、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通过护绿增绿,森林覆盖率达到58.58%;2021年全县林地面积212670.5公顷,较2012年新增6862.23公顷,东至大地上的每一寸绿,都是来之不易的生态财富。
推动“以绿生金”
密布园区的“天眼”实时记录回传企业生产和排放情况,监管平台“中枢”系统实时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对,发现环保、安全隐患立刻发出红色预警。在东至经开区的应急指挥平台,网格化的智慧管理系统24小时在线运转,为园区的绿色、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我们始终牢记安全环保是企业发展‘生命线’,环保投入从不‘惜金’,公司通过不断上设备、提工艺,确保环保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安徽苏启化工有限公司是东至经开区的老牌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已初步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人工操作环节大幅减少,有效提升了工艺安全。
增加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至厚植生态底色,大力推进绿色园区建设,通过“腾笼换鸟”、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企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十年间,东至县持续发展生态林业经济和绿色环保产业,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木本油料林盛果期年产值过亿元,特色经济林面积达1.23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年产值达6564.25万元;2014年以来全县共发展林下经济面积37120亩,共获得各级财政资金支持970万元。
全县各类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达260余个,培育7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7家省级家庭农场、15家安徽省森林旅游人家。
2020年,欧洲投资银行贷款长江经济带珍稀树种保护与发展项目在东至县启动,项目总规模4220公顷,总投资9450万元,项目计算期内累计可生产木材95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收益19亿余元。
东至争当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主力军,让绿色成为东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