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木村在2017年底还是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五年来,柏木村以强班子、抓队伍、转作风、拓路子、建民风为突破口,实现了从软弱涣散党组织到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的蜕变。2019年,柏木村获得“园子岔乡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先进集体”和“榆中县脱贫攻坚红旗村”荣誉称号,2021年,获得“县级文明村”和“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老家差点不认识了,土墙破房都不见了,原来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砖化路,以前的垃圾粪堆也看不到了。”毕业后开启“深漂”旅程、常年在外务工的甘肃兰州榆中县园子岔乡柏木村村民魏世海笑着说。
整洁的路面、美丽的砖墙、淳朴的民风,这是柏木村的现状,也是五年多来这个山区小村发生的蜕变。成绩有目共睹、发展马不停蹄,昔日山沟沟里的小土村逐渐“换了人间”。
2017年柏木村因村干部缺配、村两委班子瘫痪,群众上访不断,各项工作在全乡较滞后,被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统筹力、战斗力,园子岔乡党委找准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切实解决问题,对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脱离群众的村干部全部更换,通过自己找、党员提、群众谈等方式,配齐配强柏木村两委班子,同时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解决村两委班子后继无人的问题。为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发挥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作用,柏木村党支部结合村情实际,布局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精准帮扶,环境优化,补齐短板“五大板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柏木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要做好服务文章,村干部就必须改进工作作风,要改进工作作风,就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当前,柏木村坚持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制度,“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共同商议村级事务,推进工作开展。结合学习强国、爱榆中app等平台,经常性组织村干部学习相关知识,提升村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坚持民主议事、“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村级重大事务、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务严格按照村级议事程序,公开、民主地让群众共同决定。
柏木村坚持每半年组织村民对党支部进行一次群众评议工作,认真落实整改事项,及时改进工作,提高村民满意度。坚持每半年公开一次村级财务,及时公布村级重大事务,积极推行农村党务、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柏木村还定期集中开展信访矛盾调解活动,力争把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化解在基层,筑牢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社会基础。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柏木村投资42.3万元建设村委会综合办公阵地295平方米,投资8万元建设宝丰文化广场600平方米,并联系市体育局,为柏木村捐助了一套体育健身器材。共硬化道路7.2公里、安装路灯100盏。2019年,柏木村作为全乡“整村推进”重点对象,实施“厕所革命”,实现常住人口户厕改造全覆盖。为切实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柏木村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实现常住人口自来水入户全覆盖。
柏木村为拓宽致富路子,以“1 1 n”百合党建综合发展模式为主线,采取“党建引领 人才支撑 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壮大百合产业规模。2022年,百合留床面积3000余亩,百合种植已形成规模,人均纯收入达到16129元。“家门口挣钱就是好,我总共种了40多亩百合,每年挖十几亩,年收入差不多在20万元左右。”村民雒拴仓高兴地说。全村现有规范运营的合作社2家,建成百合保鲜库7间,总库容达到4200吨。依靠互助资金占用费、光伏发电、入股合作社分红等,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稳定超过8万元。
柏木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多措并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多载体带动、全方位推进,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兰州好人”“最美家庭”“最美母亲”“五星级文明户”等创评活动。
柏木村金江河家庭获兰州市2019年度“最美家庭”荣誉称号,魏万俊获榆中县2020年度“好邻居”荣誉称号,魏万强获榆中县2021年度“孝老爱亲”荣誉称号……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的举办,一张张沉甸甸的证书的争取,为全乡上下形成奋进赶超身边典型、营造文明乡风的良好工作氛围树立了标杆,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基础。
党建引领铺路子、创新攻坚找门子、艰苦实干夯底子、干群携手过日子,这是柏木村短时间内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亮丽景象写生。柏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万兴满怀信心地说:“青年才俊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元素,也是最重要的拼图,人才到位,相信乡村振兴一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