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是精致美丽的农家小院;近观,是欣欣向荣的现代产业。“金城”桦甸乡村印象,正在悄然拨动无数人的心弦。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吉林省桦甸市大力推进乡村连片示范带建设,持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村旅游建设再到村容村貌提升,串点成线、由线成面,美丽宜居乡村画卷在绿水青山间渐次铺开。
去年以来,桦甸市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换装”后的乡村处处展露新颜值、绽放新气质。
“我们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来抓,积极推动各乡镇在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上发力,全域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桦甸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桦甸紧盯违章搭建、河道污染等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难点,努力实现公共空间全域整治、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治理质效大幅提升。
目前,桦甸市各乡镇种植绿化树木10.3万棵,清理生活垃圾3.27万吨、沟渠河道2625.4公里、畜禽粪污25吨,拆除残垣断壁491处、私搭乱建776处,移除乱堆乱放柴草垛、杂物1.94万处,拆除废弃圈舍2879个,累计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4.43万人次。
宽敞平坦的乡村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绿意盎然的田野风光,栩栩如生的彩绘文化墙,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桦甸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更让美丽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近年来,桦甸市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统领,着力打造“城市即景区、乡村即景点、农户即景观、文化即生活”的旅游新模式。桦甸市积极促进农旅互动,依托中国长白山林蛙之都、国家野山参标准化示范区等农业品牌资源,建设了一批旅游名镇、民俗村和农家乐等项目,当地乡村旅游火起来了。
友谊花海无疑是桦甸乡村旅游建设的一个亮点。桦郊乡副乡长、友谊村党支部书记吴祥介绍,2017年,友谊村抢抓桦甸市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契机,决定建设友谊花海,当年即拉动村集体收入增加10余万元。2018年,村里投资140万元扩建花海。去年,花海种植面积扩至15公顷,种植花卉品种50余种,每天赏花人群多达400人,全年共卖出门票40余万元。
目前,桦甸市拥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3个,大型旅游度假山庄7座,规模农家乐20余家。
桦甸市坚持把推动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综合运用农家书屋、道德积分银行超市、农民文化节等多个载体,积极培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70分换垃圾桶,300分换保温杯,600分换热水壶,1500分换电风扇……这些物品曾经都是八道河子镇李家村村民平时要花钱买的东西,现在只要攒够了积分,就能去道德积分银行超市换购。“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道德积分银行超市,它可是“兑”出了乡村新风,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喜乐新局面。”李家村党支部书记说。
桦甸市农业农村局法制科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把吉林省乡村治理典型示范模式(1.0版)在全市进行广泛推广,真正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地开花,用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