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陆续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特别是海南、西藏、新疆等省份多地每日均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农村实体经济服务、为县域社会民生护航,始终是农商行、农行、农发行等“农”姓银行业金融机构成长发展的初心和动力。面对来势汹汹的新一轮疫情,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履职尽责、尽锐出战,诠释金融人的实干与担当。
尽职守则,金融服务不断档。无论何时,为实体经济服务都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疫情之下,民生至上。信贷支持县域医疗物资、粮油蔬菜等的稳产保供应成为相关金融机构的首要关切。金融机构不但不能盲目抽贷、断贷、压贷,而且应该在做好受疫情影响客户的延期、展期、征信调整等工作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助其纾困、为其解难,有效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业务连续性。真正做到面对困境迎难而上,与实体经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灵活变通,另辟蹊径解难题。本轮疫情在县域发生后,不少地方实施了静默管理,这暂时的“静下来”,是为了尽快地“动起来”。对此,各金融机构应排除困难,“停业不停工”,尽心竭力为有需求的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在这特殊时期,各金融机构可鼓励引导企业和群众优先利用互联网办理业务,推广“不见面、零接触”的线上服务模式;可在经政府和相关部门批准,且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派工作人员走进村落民居,变“群众少出门”为“银行多上门”;还可以遵循“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开辟绿色通道,建立疫情防控期间容缺办理机制,实现融资“加速度”,让“实质大于形式”。
甘于奉献,志愿服务暖人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还会传递。抗疫,越与相关群众保持互动,就越能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早日争取到更大的胜利。金融机构应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入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安排志愿者,支援防疫一线,筑起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志愿者们立足实际、量力而行,可以协助社区和村共同做好核酸检测各项工作,还可以为受疫情影响的农户和企业销售农副产品助力……让点点星火汇聚成光,用爱心传递温暖。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我们坚信,疫情带来的困难是暂时的,敢于迎难而上、善于解决问题,不仅能促进涉农金融机构强筋健骨、练硬翅膀,还能促进其在逆境中拓宽思路、磨练心性,打开事业的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