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甘肃省玉门市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实践力度”传递“民生温度”,让越来越多的“民生清单”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好教育夯基础
正值暑期,玉门市严格执行“双减”政策,让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假期。老市区建设路社区开展“新时代少年诵经典”活动,培养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团市委、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快乐成长逐梦未来”活动,带领青少年开展社会实践;新市区街道迎宾路社区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喜迎二十大”未成年人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厚植国家情怀……
玉门市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帮扶,从制度上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今年以来,共为916名困难大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720余万元。
病有所医兜底线
今年以来,玉门市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玉门市深入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创建工程,首家民办公助婴幼儿照护中心、首家县级医院数字标准化机房建成运行,第一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中医院康复楼、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等项目稳步推进,第一人民医院被国家卫健委命名为“千县工程”。玉门县级综合医院能力不断提升,现代医疗卫生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安居优居有温度
2022年,玉门市实施老市区、东建材化工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玉门工业园3个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7932万元,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36套。
今年以来,玉门市实施昌盛小区、疏管局家属院老旧小区改造及黄花街道、饮马街道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计划总投资6869.75万元。在改善住户居住环境、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城镇棚户区“脏乱差”问题,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老有所养优服务
“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点。玉门市增加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坚持补齐短板、增供给、提质量,大力发展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拓展养老服务社会参与面。新政策新举措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迈出坚实一步。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玉门市积极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已建成3家兜底性养老院、5个乡镇老年活动中心、1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2个农村老人“互助幸福院”,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已覆盖75%的社区和50%的行政村,基本形成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展望未来,玉门市将进一步释放更多民生红利,为群众的安康生活托底,铺展开更美的民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