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用木杆围起的小菜园 通讯员 尚淑萍摄
眼下,走进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乡,垃圾不见了、沟渠干净了、断壁残垣没有了,房前屋后清爽整洁,月季花草点缀其中,松树柏树青翠茂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墙体文化让村庄有颜值更有内涵。
连日来,王家后乡因村制宜,加强对各村“村口五有”“村内五园”“庭院五美”的建设,以植树造林、整理断壁残垣、户厕改造、建设美丽乡村新形象为契机,做好“回头看,再排查”,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实现村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王家后乡对村内游园、交通干线周边可视范围内,开展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出动车辆、机械312次,清除积存垃圾182处、卫生死角135个,开展植树增绿,栽种黄杨球、金边女贞共175棵,覆土1.8万余立方米,提高绿化标准,使交通干线沿线成为展示街道形象的景观大道和生态走廊。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王家后乡村镇建设办公室对辖区内陈旧废弃广告牌、破损井盖及断壁残垣开展专项清理行动,清理陈旧废弃广告牌45处,更换破损井盖13处,修整断壁残垣120处,此次专项行动有效提升了道路安全,确保了乡容美观、整齐划一。
自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以来,全乡每月组织一次观摩评比,要求各村结合实际打造一个亮点,每周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稽查,实现家家过、户户过,对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的庭院进行表彰,对评比落后的村组发现问题,坚决调查,立即督办。组织落后群众入户学习,激励群众行动起来、参与进来,使人居环境整治由“干部干,群众看”和“要我干”逐步变为“我要干”。同时结合“六个一”活动,通过示范带动,打造亮点,王家后乡各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互学、互比、互创,村容村貌和户容户貌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群众环保意识、文明程度逐渐提升。
在完善垃圾中转站、垃圾箱、垃圾桶的同时,各村建立2支保洁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对保洁员划分责任片区,包片到人,定岗定责,陟罚臧否,确保垃圾有人管、有处倒、能清运。同时,王家后乡村镇建设办公室将人居环境整治和环保办、畜牧站等工作统筹规划,通盘考虑,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巡查监督,打击偷倒生活垃圾、私搭乱建、乱停乱放、畜禽养殖污染等行为,着力推动村庄环境由“短期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
人居环境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常态化工作,王家后乡村镇建设办公室采用定期督查,跟踪检查等方法,对各村的整治情况进行综合督导检查,让人居环境“留住青山绿水”,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场景留在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