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兴农梦可期-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浙江杭州余杭区与四川苍溪东西协作结对帮扶——
携手兴农梦可期
放大 缩小

去年8月,浙江杭州余杭区和四川广元苍溪县开启了新一轮东西协作结对帮扶工作,首批共选派了12名余杭区农技等领域的专家。余杭区畜牧农机发展中心防疫科科长孟祥军、余杭区农业行政执法队良渚中队副中队长娄翰峰等人,就此奔赴“苍山溪水”,在结对交流中与当地群众共谋发展。

义无反顾 远赴苍溪

“苍溪是农业大县,我有幸被选派到这里挂职交流,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孟祥军说。“余杭区和苍溪各有所长,苍溪在人力资源、农业资源方面优势突出。说是援助,其实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娄翰峰说。

首批援苍农技专家带着对家庭的牵挂,义无反顾地接受组织安排远赴苍溪工作。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次机会,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多为当地群众干实事。

倾情奉献 别样收获

“一开始我对改造厕所并不积极,余杭区的专家来给我们讲了很多农村改厕的好处和重要性。现在改造好了,确实清洁舒适多了。”提起余杭区的援苍专家,陵江镇笋子沟村村民刘大富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去年10月,苍溪县农业农村局启动“厕所革命”,挂职于苍溪县委农办乡村振兴指导股的娄翰峰接手了这项艰巨任务。起初,不少村民都不愿意改造自家厕所。

“我就通过组织培训、开‘坝坝会’等方式,告诉大家‘厕所革命’是关乎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大事,也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推进,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娄翰峰说。

小厕所,大民生。如今,行走在苍溪乡村,只见改造后的公厕设施完善、通风明亮。农户改厕后,村民们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改观。而对余杭区的专家们来说,这段经历也让他们对山区“三农”工作有了直接的体验,积累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宝贵经验。

援苍专家既要直面水土不服和饮食差异的挑战,还要克服山高路远任务重的困难。

挂职于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的刘海威是一位“90后”。每次下乡,他一大早就要从县城出发,车子开两三个小时的盘山路才能到达一个村,而下一次乡要跑四五个村镇,要对改厕项目作技术指导,还到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长势……他说:“不过,当看着经过技术指导后,庄稼长势喜人,我就觉得所有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魂牵梦萦 心系苍溪

今年3月25日,孟祥军、娄翰峰、刘海威等人完成为期半年的东西部协作任务,从苍溪返回了余杭区。然而,他们总觉得还没切换回“余杭模式”,心中时常牵挂着“第二故乡”苍溪。

“参加这次援助任务,为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成长锻炼机会,也让我因此与苍溪结缘。那里勤劳善良的人民,美不胜收的山山水水,都让我难忘,苍溪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刘海威动情地说。

除孟祥军、娄翰峰、刘海威3位支农专家外,首批“援派铁军”中还有9位教师、医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所长,出色完成了此次援助任务。

余苍携手 未来可期

组织余杭区农业专技人才援苍,旨在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打造好浙川东西部协作的“文化交流”“援派铁军”两张名片;同时也是浙江践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动浙川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余杭赴苍溪工作组组长、苍溪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俊峰认为,余杭区农业专家赴苍溪挂职,为两地提供了在农业领域互相交流学习的契机。余杭区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苍溪则在传统农业技术和理论方面更为擅长。这批农业专技人才的挂职,把余杭区的先进理念带到了苍溪,也把苍溪的优势技术带回余杭区,促进了两地的共同富裕、协同发展。

“浙江和苍溪的感情从浙江省委原书记李泽民时期就已建立,浙江与广元的合作也已走过25个年头。我相信这份感情会在一轮轮的东西部协作中历久弥新。”刘俊峰深有感触地说,“很多年前,余杭区也曾是农业大县,相似的发展轨迹和路径,让我们有着共通的情感,乡村振兴的使命,让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愿望。余苍携手,未来可期!”

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徐咏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