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近年来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总目标,整合阵地资源、完善工作机制、夯实队伍建设,先后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军民情”志愿服务队等10支队伍,针对居民需求,探索总结“五点”提升工作法,扎实开展理论传播、移风易俗等5项文明实践活动,让新时代文明之花处处开放,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把握要点,理论宣讲有高度。城川镇整合各类资源,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团,打造宣讲“主阵地”,培育宣讲“生力军”,探索宣讲“新思路”,推出宣讲“好声音”,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政策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网络,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站、“指尖课堂”“板凳课堂”“小小讲解员”等宣讲活动,把专家讲理论、部门讲政策、百姓讲故事结合起来,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以小人物呈现大时代,用朴实语言、真挚情感把党的理论政策讲深讲透。同时,发挥线上、线下宣传联动作用,以“城川发布”公众号、网格微信群为主阵地,传播党的好声音。截至目前,城川镇各类宣讲活动已开展30余场,受众500余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专栏已推送15期,推动党的政策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塑造亮点,榜样示范有深度。城川镇聚力移风易俗,结合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组织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美德人物、美德行为开展评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道德评议会,定期对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行挖掘,评选表彰身边的榜样,优秀典型激励广大群众,以德润心,感化心灵,传递正能量。截至目前,已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丽庭院”等15项推荐评选活动,推选出全国劳模曹扎娃、全国“三八”红旗手斯庆花、“内蒙古好人”阿拉腾其劳等典型人物,运用榜样的力量,树立价值坐标,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讲文明、树新风、育良俗的社会氛围。
消除盲点,帮扶关怀有温度。针对困境儿童、孤残老人、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城川镇统筹各志愿服务队、在职党员等力量,采取上门拜访、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结对关爱等方式,培育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其中,针对散居孤儿、无人抚养儿童、单亲儿童等困境儿童,开展走访关爱、“微心愿”等服务项目;针对70岁以上老人,实施“暖阳”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爱老、孝老、敬老主题志愿服务,增强老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今年以来,已帮扶困难群众百余人次。
“智”造“乐”点,文化生活有热度。城川镇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广纳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开设文明礼仪道德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广泛传播移风易俗新风尚,让群众修身律己、遵德守礼。开展文艺汇演,通过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城市、红色教育等方面内容深入人心,让广大群众感受文化惠民的温暖,自觉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盯准重点,人居环境有“靓”度。今年以来,城川镇不断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精心部署,持续推进乡镇绿化养护行动,通过环境卫生整治、垃圾清理、锄草修剪等行动,推动绿化工作提档升级,改善人居环境。同时通过干部包联、网格管理、广泛宣传等方式,为争创文明、健康、干净、整洁、舒适、有序的人居环境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树立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意识,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