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也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比以前捕鱼的日子强多了。”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来龙山村村民徐文海曾是渔民,自禁捕退捕工作启动后,他参加了江阳区人社局举办的免费技能培训班,结业后顺利应聘到黄舣镇黄桥社区从事安保工作。
江阳区人社局依托“4个 ”模式,让退捕渔民彻底告别了“水上漂”,端稳了“新饭碗”。
2020年以来,江阳区始终坚持以“宣讲 帮扶”的形式,为每个退捕渔民建立一本《就业服务帮扶手册》,并安排每年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讲、1次就业指导、1次职业培训和3次职业介绍。目前,江阳区已开展各类培训,共培训205人次。
“这么多家企业里,我们最中意酒业园区。”在一场招聘会上,不少退捕渔民与黄舣镇酒业园区签约,这要归功于江阳区人社局开展的退捕渔民专项招聘会。采取“线上 线下”模式,拓宽退捕渔民就业信息,不间断向退捕渔民推送就业岗位,联合街镇开展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2022年,已推送18期退捕渔民专题,提供岗位27556个,达成意向350人次。
不仅要稳就业,还要稳创业。江阳区将退捕渔民33个创业项目纳入移动孵化器免费孵化,精选优秀创业导师和服务团队,为退捕渔民提供项目运营、资源对接、政策落实等创业孵化服务,实现“在家创业照享创业园区待遇”。同时,江阳区人社局以“包保 检查”的方式,对退捕渔民安置情况“回头看”,坚持每月开展指导、每季做好抽查、半年全覆盖检查,让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
目前,江阳区418名退捕渔民全部实现平稳安置、转产就业,真正端稳了手中的“新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