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河南省鲁山县通过党建引领、特色种养、产业融合、环境整治,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县。截至目前,已打造5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鲁山县乡村振兴局配合县委组织部,多形式为乡村振兴培育人才,鼓励1000余名驻村干部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一线实践锻炼;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产业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土专家”“田秀才”及返乡创业优秀青年人才聚集在产业链上,推行产业党组织 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等机制,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截至目前,全县555个村(社区)都发展了村集体经济项目,其中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有80余个。
目前,鲁山县猪、牛、羊、禽存栏量分别达到35万头、2万头、20万只和350万只,畜牧业产值15.2亿元。以库区乡为主的蓝莓种植特色产业带面积达3480亩,年均产蓝莓876吨,效益达7000万元;以辛集乡为主的葡萄产业带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鲜果10万余吨,产值超3亿元;瓦屋镇等10余个乡镇年产香菇18万吨,年总产值14亿元以上。目前,全县共有60余个特色专业村、41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7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鲁山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途径,把加工、电商、旅游作为融合的重点领域。河南伟富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化”柞蚕丝绸是生态原产地保护名牌产品,在四棵树乡等乡镇有效利用蚕坡2000余亩,直接带动数百户农户参与养蚕或务工增收。马楼乡“养蝎大王”陈聚京开发的产品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带动2500余户农户靠养殖致富。去年以来,通过举办梨花节及电商直播大赛等活动,帮助群众销售价值2000余万元的农副产品。鲁山县还拥有全国生态魅力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10余张“国字号”名片,利用“旅游 ”“生态 ”等模式,累计发展农家乐专业村30个、旅游村78个、农家乐2155家。
此外,鲁山连年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深入开展“三美”创建活动,目前已评选10条美丽乡村路、20个美丽乡村、388户“美丽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