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一行走进安徽省肥西县,看到了这里产业特色鲜明,目前正积极打造千亿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全链条、两千亿规模的高端智能智造、五百亿规模的“产学研”一体化大健康三大战新产业集群,产业竞争优势不断显现;目睹了这里城乡亮丽多姿,肥西坚持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城市更新“双轮驱动”,群英湖、紫云湖、潭冲河以南三大新片区快速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见证了这里政府运行高效快捷,肥西依托节点工作平台,提炼出节点工作法,实现了各项目标任务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落得实。
“江汽集团是国内首家专利过万的车企,共有10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6dct自动变速箱,实现了tcu上层软件开发完全自主。”走进位于肥西县的江汽集团生产车间,一辆辆卡车组装下线,江汽集团品牌部业务主管姚宇介绍。
江汽集团只是肥西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肥西围绕工业提质扩量增效的目标,打造新能源汽车全链条、高端智能制造、“产学研”一体化大健康三大战新产业集群。同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精准摸排目标企业建立项目推进库,高效做好要素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今年以来,全县新签约重点项目49个,协议总投资340多亿元。
“预计2022年底具备试运营条件,2023年年初正式开诊。”在肥西县潭冲河以南片区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建设项目现场,安徽省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孔维鹏指着已经拔地而起的门诊大楼说,医院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重大项目,也是在安徽落地的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未来将打造国家级儿童专科医院中心。
离开潭冲河以南片区,走进紫云湖片区,位于玉兰大道与创新大道交口的长三角g60合肥药谷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工地施工正酣,10栋标准厂房已经全部封顶,3栋高层厂房和高层总部大楼正在按计划施工。肥西工投副总经理陈刚说:“项目总投资近17亿元,总工期为23个月,规划建设人才公寓、标准厂房、产业配套用房等多个单体建筑,建成后将打造成为集科工贸为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园区,建成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引领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安徽省生物医药发展的核心区。”
为了加快构建城市大格局,肥西坚持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更新同步推进,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功能品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去年年底,由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团队领衔操刀,编制肥西“三区一带”优化提升规划方案,规划立足国际科创新引擎、江淮运河新中心的定位,致力构建“弓弦协同、五芯联动”的空间格局,倾力打造颜值气质俱佳、品质内涵兼修的新肥西。“三区一带”由群英湖片区、紫云湖片区、潭冲河以南片区以及老城区城市更新及江淮运河经济景观带组成,总区域面积19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28.2平方公里。
节点工作法就是把纷繁复杂的工作节点化,实现了项目信息高度集成,项目责任单位可利用手机app及时更新项目进展、实时反馈存在问题,县领导通过手机app可在线上进行批示督办,实时关注,做到点对点及时沟通处置,提高沟通效率,打造高效率运行的政府。
自从实行节点工作法后,肥西通过细化节点设置、“线上 线下”督查督办、红黄牌约谈调度、考核结果运用等措施,解决了项目建设常遇到的管控缺乏抓手、项目推进慢、出现问题推诿扯皮、问责难等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执行力,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从安置点、人才公寓等重点工程建设,到新能源汽车全链条、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产业推进,再到潭冲河以南、紫云湖、群英湖三大片区建设,节点工作法被贯彻运用到肥西当前各项重大项目中。“有了这些系统和节点工作法,政府工作就有了‘线上施工图’,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工作,一看便知。”目前,肥西县节点工作平台共设置督办节点3171个,涉及政府投资、招商引资、产业等重点项目545个。
这十年,肥西已成为要素聚焦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千亿肥西”诞生及其背后助企兴商的“政务密码”,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持续性发力。全县以重大项目引进为抓手,以创新发展为牵引,以提升项目服务质量为着力点,积极打造产业招商新路径,努力营造“四最”营商环境,产业凝聚发展引擎动力愈发强劲,招商引资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年间
■肥西县县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百强持续进位,连续13年蝉联全国百强县,目前位居第46位,提升43个位次
■经济总量连跨6个百亿台阶,2021年达1018.7亿元,成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