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地与项目“门当户对”-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甘肃玉门全面推进“标准地”改革——
让土地与项目“门当户对”
放大 缩小

2021年3月,甘肃省玉门市与兰州新区、金昌工业园区并列被甘肃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列为“标准地”改革试点地区。

在“标准地”改革创新实践中,玉门市抓住土地这一核心要素资源,找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点,推进土地资源和项目资源精准对接、高效配置,以“带标出让”为小切口,撬动项目全生命周期治理大变革,将改革的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治理效能,不仅推动了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全省提供了可学可鉴的“玉门样本”。玉门市不断推动“标准地”改革,实现了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有机统一。

“得益于‘标准地’改革,快捷简便的流程让我们省心、省时、省力,为‘玉门速度’点赞。”8月8日,甘肃嘉奕博化工有限公司硫磺渣资源回收利用项目摘得土地,企业负责人詹文革接过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忍不住点赞。

“当初企业来玉门,就是为了尽快开工。”甘肃泰领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朱波回忆说,“听说玉门在推行‘标准地’改革,而且把‘主动权’交给了企业,按标施建确保项目推进速度,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玉门通过让前准备、按标出让、审批服务、按标施建、对标验收5个流程进行管理运作,以十项区域评估为基础,项目单位对照标准完成环评、水土保持、安评、能评、职评等前期设计,承诺自《同意项目开工建设通知书》下发之日起60日内完成相关审批手续,办理时限进一步压缩。

玉门组建帮办代办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个准入、一块地、一张图、一支队伍”的要求,手续办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园区,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

同时,成立供地保障专班,统筹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工作。建立报件、收储、出让“三张清单”,落实资金保障,明确“净地”出让标准,提升供地效率和质量。以甘肃鲁玉东一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吨高分子绝缘新材料项目和酒泉汇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废旧醇类回收提纯循环利用生产项目为例,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后,到项目开工仅用20天。

玉门通过“标准地”改革把土地产出标准和产业发展导向融合起来。针对土地节约集约成本不高的现状提出了以亩均投资强度150万元为标准体系,并以此招商选资,在项目引进阶段就把产业准入门槛说清楚、讲明白,既体现政府高质量发展意图,又让投资商未来预期更加清晰。

“事实上,‘标准地’不止是‘地’,更是行政审批的服务链。玉门将紧密衔接‘四强’行动,强化县域经济、产业链延链补链,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玉门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赵德军说。

目前,全市累计签订“标准地”协议31宗6049.8亩,其中新增工业用地占比100%,玉门工业用地跨入“标准地”时代。

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谢欢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