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汝城县中医医院二期工程项目现场,一名年轻人头戴安全帽,仔细检查完消防设施布局安装后,又马不停蹄赶回设在政务中心的办公室,铆足干劲忙活起来。
他是汝城县住建局工程管理股专业技术人员骆伟,是当地新近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与他一并招引进来的在汝城共12人,分布在农业农村、文旅融合、城乡建设等不同领域,成为当地引才聚才谋发展的生动缩影。
今年34岁的骆伟,籍贯湖北黄冈罗田县。2011年骆伟从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后,继续攻读湖南科技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骆伟爱人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汝城一中教书。除了想照顾好家庭外,吸引骆伟来此的原因还包含了当地优厚的人才待遇、蓬勃的建筑事业和火热的干事氛围等方面。
为了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汝城调优配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配合尽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汝城出台印发人才引进管理试行办法,由财政预算单列1000万元专项资金保供人才发展,通过会议传达学习、发布宣传网页、制作宣传册子等方式,面向社会公布需求目录,大力宣传广而告之。凯时kb官网登录的招贤纳士中,汝城发动教育、卫健等各部门组建招聘小分队,主动出击深入湘南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积极开展招聘专项行动。瞄定急需紧缺人才,全县以社会公招、赴高校直招、招录公务员等多元渠道,今年预计招聘引进各类人才610余名。
与骆伟上班处咫尺之遥的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内,作为急需紧缺人才被引进的朱美亚正带着院内医生,边耐心热情给病人做护理,边柔声细语作指导。同时,她也正努力向上级部门申报科研项目《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选穴电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力争为单位实现该科研项目零的突破。汝城通过营造优良发展环境、打造优质人才队伍,在收获人才“虹吸效应”“蝴蝶效应”等方面可圈可点。
汝城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刘仲华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宋松泉教授等团队,分别签订了朝天椒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汝城白毛茶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以及汝城白毛茶种质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等合作协议,湖南农大黄建安教授则带领团队,在木草人茶业建立专家工作站等。
县人民医院与湖南省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别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湖南盛联汽配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木草人茶业公司被定为湖南农大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县教育部门与湖南科技大学和文理学院等省内高校签订实习实践协议,每年安排师范类大学生前来实习……在当地积极牵线搭桥下,引智合作大联盟很快缔结,带动全县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不仅如此,汝城今年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培育工程,举办乡村建设工匠、特色种植、科技特派员等各类培训班55期、培训6000余人次,让百名行业带头人、千名优秀“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迅速成长。同时,汝城以管理和服务为抓手,积极开展党委联系专家工作,常态化开展人才座谈交流和走访慰问等关爱活动。聚焦产业发展所需,切实加强省、市、县三级106名科技特派员的管理、考核和服务,调优了101名专家组成的县科技专家服务团。
春耕生产、灾后自救等关键时期,各级科技特派员积极作为,线上线下双线发力指导施策,帮助种植户攻坚克难、减损保收;实施教育人才引进培育工程,让今年高考再创佳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汝城充分释放人才“蝴蝶效应”,推动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