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河北省赤城县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强化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转型、推动乡村振兴、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年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亿元,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7亿元,增长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2亿元,增长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3%和7.7%。
赤城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按照“五个清单”工作要求,用好用足项目审批卡、企业需求清单、政府服务清单等措施,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试行)》《招商引资工作全流程管理办法(试行)》,组建县投资促进局。今年以来,签订正式协议项目28个,总投资141.722亿元;立项500万元以上项目83个,总投资72.9亿元,已竣工11个项目,完成投资0.94亿元,年内可竣工项目48个,总投资24亿元。坚定“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从抓短板弱项、整改提升、机制完善3个方面,全面彻底整改第三方反馈问题,进一步对照省评价指标要求努力优化提升,争取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取得理想成绩。
文旅产业方面,赤城依托“关外第一泉”、四十里丹霞地质公园、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实施海坨山谷国际旅游度假区、新雪国旅游度假等项目,温泉整体改造开发、后城飞行旅游度假区、960康养山居等项目先后落地。新兴能源方面,建成装机规模39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20万千瓦,光伏19万千瓦;2021年获批新能源项目4个,总装机规模75万千瓦,目前正在办理审批手续和土地手续。现代农业方面,累计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7个、1.36万亩,赤城赤芍、马营西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赤城围绕3个乡镇、13个村共44平方公里“样田片区”创建省级衔接示范区,开展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乡村旅游(民宿)示范区和农文旅综合发展示范区“三区同建”。今年上半年,新建厕所2044座,84个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全部完工。
赤城持续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完成两所百人以下学校和12个教学点集中办学,2所乡镇小学实现全封闭寄宿制管理;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18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乡村一体化管理覆盖337个村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