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擦亮“网红名城”名片-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山东曹县:擦亮“网红名城”名片
放大 缩小

近年来,山东省曹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农具”从锄头变成手机,“平台”从黄土地变成网店,乡野不断散发新活力。目前,全县电商企业超5800家、网店超7.1万个,共有“淘宝镇”19个、“淘宝村”168个,成为全国第二“超大型淘宝村集群”和“江北最大的淘宝村集群”。

“我觉得电商给我带来最大的感触是思想的解放和经营方式的转换,而且承担的责任重了。”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瑞晖木艺有限公司负责人谷瑾瑾与记者一行交谈时说道。

谷瑾瑾是曹县青菏街道杜庄村人,2010年一次返乡探亲中,她看到曹县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广阔的木制品市场后,她决定回乡创业发展木制品产业,创办的企业逐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合作的加工户迅速发展到100多家。

2013年,电子商务已在全国发展起来。为了扩大市场,当地政府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发展电商,这让谷瑾瑾又一次看到了商机。于是她开设网店,直接把木制工艺品卖到全国各地,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把产品卖到了国际市场。

谷瑾瑾表示,企业得以快速发展壮大,仅靠传统贸易方式是很难做到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确实带来了机遇。这其中县政府在政策扶持以及店铺运营、人员培训等方面也给予了企业极大帮助。

通过不懈努力,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原创产品占比80%以上,产品专利100个,多次获得中国林交会金奖,并入选山东省“互联网 ”品牌创建重点企业。

像曹县瑞晖木艺有限公司一样,曹县青菏街道新增200余家木制品工艺品企业。

青菏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全辉表示,作为草、柳、木林产品加工专业镇街,街道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一手抓林木产业升级,一手抓网上销售,以“林业 互联网”模式,让传统小作坊搭上了电商快车。目前,辖区内有“淘宝村”8个、跨境电商企业116家,带动的加工店5300余个,实现年销售额12.7亿元,利润4亿元,带动2万余人就业。

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张龙飞表示:“以庄寨镇、砖庙镇、青菏街道等曹县北部镇街为基础的全国唯一的‘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以安蔡楼镇、大集镇、阎店楼镇等曹县南部镇街为基础的‘演出服饰和汉服产业带’已经形成,对于推动曹县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劳务输出的农业镇,到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的电商强镇,如今,大集镇已成为区域电商中心,带动周边110个村发展表演服饰产业、7个镇街网上销售木制品,成为曹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曹县“数字赋能驱动型”路径模式成功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十条路径模式之一。

截至今年8月底,全镇共有表演服饰公司3000余家、网店2万余家、天猫店3000余家,从布匹、纽扣等辅料经营,到生产各种表演服、民族服等节日服装、摄影道具、舞蹈鞋等,引来申通、圆通等27家物流公司驻镇设点,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曹县大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进表示,电商发展特别是大集演出服、汉服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6880元增加到2022年的1.8万元。电商销售额从2012年的1亿元到2021年突破90亿元。淘宝村从无到有,实现全覆盖,吸引7000余名外出务工农民、70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

曹县县委书记赵福龙在曹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个坚定不移”,其中之一就是“坚定不移推进电商扩面提质,着力持续擦亮‘网红名城’名片”。

张龙飞表示,曹县将在电商发展扩面上下功夫,力争两年内实现曹县电商镇全覆盖,五年内电商村占比达到40%以上。在“提质”上下功夫,推进原创汉服、表演服饰、木制品、农特产品四大电商集群产业提档升级,打造更多原创品牌,争取更多产品销售进入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前列。全力推进农村电商跨行业、跨领域、裂变式发展,把曹县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电子商务标杆城市,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曹县电商力量。

记者 陈曦 通讯员 陈付明 张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