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牛”势 兴“牛”业-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借“牛”势 兴“牛”业
放大 缩小

(上接第一版)

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农安县先后召开肉牛产业金融保险对接会、推进会和调度会,6家保险公司、8家金融机构和1家担保机构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保险和金融扶持,采取“信用担保”“政银保担”等信贷服务模式,破解肉牛养殖融资难题。今年前7个月,当年放贷7.1亿元。

以“强牧贷”等多种金融产品为切入点,农安县肉牛办由专人负责对金融保险工作进行定期联络和调度。为什么敢于给肉牛养殖户推出专项贷款、保险?“政府出台肉牛养殖优惠政策,整村授信不断深入,肉牛保险‘零’风险,病死率持续降低……这些都是促使我们发放贷款的原因。”农安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农安农商银行开办的“畜牧丰”贷款产品,有效解决了养殖户抵押担保缺失、活体抵押繁琐、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基本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发放到账。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组织助力构建“牛局面”

农安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活动,下发了《关于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起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县直部门包保帮扶制度,实行村党组织“自主养”、与企业签约“合作养”等多种养殖模式。

在万金塔乡田家屯村,天昊合作社找到了快速发展肉牛产业的“金钥匙”。在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及资金扶持下,他们从散养变成了规模养殖,肉牛存栏量增加到100余头。按照标准化养殖模式,提升肉牛产业的竞争力,合作社与企业、消费者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搞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群众,农安县以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全面推进,焕发出小村庄的内生动力。

助推区域产业升级

——龙头企业带动“牛日子”

杨树林乡养殖户田国林从去年11月在城开农投集团认购了100头母牛,陆续产下96头小牛。城开农投集团通过“放母收犊”经营模式,建立联农带户肉牛养殖联合体,今年计划在农安县发放母牛1万余头。“我们提供的都是产牛率高、母性好的安格斯母牛。”城开农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放母收犊”不仅给养殖户吃了“定心丸”,还有效促进了肉牛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以城开农投、新兆牧业、成恩牧业等龙头企业领航,农安加快养殖园区和加工园区的建设步伐,打造巴吉垒肉牛特色小镇,联动前岗、三盛玉、三岗等多个养殖示范区,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开启增收致富的“牛日子”。

“我们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产学研基地,增加肉牛产业的科技含量。”农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将进一步提高肉牛品种质量、肉牛产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拓展活力品牌续力

——融合发展传动“牛智慧”

以巴吉垒产业集群的绿色产业园区为引领,引导城开农投等大型企业建立冷链物流网络,加强与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餐饮连锁机构对接,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农安县加快打造肉牛品牌,发展连锁、直销、专柜等实体经营模式,促进线下销售;鼓励经营主体依托知名电商平台建立特色畜产品网店,大力发展网上营销,健全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帮助企业和养殖场(户)化解生产经营风险。

围绕“秸秆变肉”工程,结合玉米种植面积大、秸秆产量高等要素,农安大力推广秸秆养牛新技术,实现秸秆过腹转化,稳步推进“粮改饲”,突出抓好饲草种植、收贮、利用三个关键环节。大力推广秸秆青(黄)贮、氨化、膨化和全混合日粮等加工技术,提高秸秆饲料转化利用率。

此外,农安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请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开展智慧养牛试点。充分整合产品追溯、在线诊疗等服务功能,加快打造基于市场导向的第三方智慧畜牧综合服务系统,开发灵活多样的衍生服务。目前,农安县畜牧产业大数据中心、城开农投肉牛产业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安全、高效、系统的数字化信息体系,将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凯时kb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