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以来,安徽省南陵县许镇镇面对夏季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采取有效应对技术、管理方法、避灾举措,努力避免或减小损失,稳步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两强一增”行动,在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迎来丰收,开镰收割,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保护群众利益目标,担当起了“鱼米之乡”保持粮食稳产的重任。
2022年3月,安徽省财政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专项“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许镇镇龙潭村袁禾农业专业合作社。项目选取种植3个优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采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水稻“插喷同步”封闭除草技术、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等十余项绿色高产配套栽培新技术,解决了传统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优质品种主导作用不突出、品种抗逆性不强等问题,促进了许镇镇水稻品种更新、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提升稻米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位于许镇镇龙潭村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成果转化项目”核心区面积1500亩,辐射带动面积3万亩,已成为安徽省优质水稻品种、优良技术的展示区和实训基地。先后举办全省种植技术现场会、虫口夺粮(绿色防控)现场会,近日开展的现场观摩培训会更是吸引了近200名种田大户、农业技术人员参与。会上,许镇镇为应对旱情采取的技术和管理举措赢得业内行家点赞。
许镇镇秸秆回收利用工作一直走在本地区前列。秉持自愿原则,许镇镇建立了一支稳定的秸秆回收利用处置队伍,成立有数个秸秆回收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搂草机、打捆机、机械运输车辆全套设备数十台套。
在农机穿梭中,稻田秸秆成为一方方草料,被运往肉牛养殖场,成为数千头肉牛的美食,之后过腹还田,肥沃土壤。秸秆还田,实现了土壤质量的有效保护,避免了秸秆过量还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后茬油菜、小麦等作物的播种、齐苗,形成生态循环利用,为粮食丰产培育了优质土壤基础。
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是许镇镇的农业重点工作。从秸秆回收利用机械,到稻谷加工机械,到冷藏保鲜冷链设备,许镇镇帮助经营主体、种田大户根据市场行情自主确定收割时间、加工方式,以及是即时销售还是暂时收储。帮助经营主体、种田大户获得财政补贴、减少成本投入,增强农产品保鲜储藏能力,延长了农产品供应期,提增产值的同时保护了群众利益,“两强一增”渠道在许镇镇既宽且直。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也有力保障许镇镇“粮食大镇”建设。全镇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除去项目区,在许镇镇的31个村居,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为种田主体提供技术帮扶。种田大户在县、镇两级技术人员和镇村干部以及农电部门的帮助下,引水灌溉、叶面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用心用情浇灌着许镇镇“鱼米之乡”的传承。
近年来,许镇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田成方、路成行、沟相通、渠相连”项目,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打造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强化与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市县农业技术中心交流合作,加强与企业、主体对接,以“两强一增”促进农业大镇迈向农业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