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广西农业农村厅近日介绍,为使广大农业生产者能更好地了解到农用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广西探索建立农用地安全利用村级服务站,助推全域推广安全利用技术,切实守护农业生产者“粮袋子”。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农用地安全利用村级服务站建设方案,明确了以培训为主的技术推广工作模式和村级服务站建设的硬件和软件要求。通过保障服务场地、宣传媒介等硬件设施以及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视频和提供部分物资等培训方式,完成对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主要农业生产人员的宣传培训及技术推广工作,全域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工作开展。
在充分保证村级服务站功能作用方面,南宁市为使项目实施与农户参与有机结合,探索并在全国首创了农用地安全利用村级服务站模式。截至2021年底,南宁市共建设37个村级服务站,2022年计划新增20个以上。
同时,农用地安全利用村级服务站模式的建立推广,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工作技能得到提升和再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农用地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在南宁市近两年参与农用地安全利用项目建设的农户,人均收入提高2000元,其中村级服务站负责人可获得每月不少于3000元的收入。全市累计培训农户1万余人,其中超过500人接受了专业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土壤改良、优化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