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为先打造“蓝色粮仓”-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生态为先打造“蓝色粮仓”
放大 缩小

总投资7818万元,投放人工鱼礁区31.49公顷,投放人工鱼礁4.3万空方,这是一家民企为自己制定的“生态政策”。在辽宁大连普兰店区皮口街道鑫玉龙国家级海洋牧场旁,大连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树全说:“良好的生态如同我们企业的生命线,建设好,保护好,就是我们重要的发展之道。”

位于普兰店区黄海之滨的鑫玉龙国家级海洋牧场蔚为壮观。在这里,生长着我国著名的海珍品辽种参。每年源源不断的辽参成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市场,为普兰店带来特色产业的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在周边海域建设的潮汐路,是精心打造的辽参守护区和海上长城,定期投放人工鱼礁,移植海藻,建设海防林等,在海洋牧场的建设中,平岛周边海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海洋渔业资源持续修复。“对我们来说,生态的破坏就是发展最大的障碍。”赵树全道出这家海产企业发展的关键点,面对海洋生态,要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投放人工鱼礁,就是为海珍品建设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近十年来,平岛海域在普兰店区和鑫玉龙公司积极推进的海洋生态建设中,成效明显。赵树全表示,海洋牧场建设在恢复和增加平岛海域渔业资源、修复和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同时,更有利于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证渔民增收和渔业增效。通过人工繁育苗种,养殖和增殖水生生物,充分利用海洋初级生产力,增加水域资源量和回捕量,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鑫玉龙公司作为我国北方沿海的海产龙头企业,已经发展成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辽参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鑫玉龙以生态为先,正规划建设数万亩海洋牧场。公司建成的15公里长的“海上长城”将5000亩辽种参分割在12个区域内,可以降低自然风险,守护生态环境,确保海产产量。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重要养殖棘皮类种质创制与新对象开发”项目的承担单位,鑫玉龙公司与大连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展了刺参的种质创制技术研究工作。

公司通过海珍品底播增殖、生息场修复与优化、环境监测预警和资源评估、多功能平台、休闲渔业等项目的建设,打造科技、文创、旅游、商务多链条深度融合,不断实现增殖渔业资源丰富,休闲渔业稳步发展的良好格局。总投资5018万元的鑫玉龙国家级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建成后,海域资源量将显著增加,将可进行刺参苗种、毛蚶苗种、杂色蛤苗种等多种海珍品养殖。赵树全表示,项目完成后,为海上观光和休闲渔业发展带来新空间。

昔日平岛,是普兰店皮口镇一个小渔村。受地理环境影响,岛上居民在交通、求医、就学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生产、生活极为不便。长年堆积的生活垃圾不仅污染环境,更让小岛臭气熏天,居民一直头痛不已。

2012年底,在海岛居民的期盼中,普兰店启动平岛居民整体搬迁。在当时普兰店市政府和皮口镇政府的支持下,为了保护环境及促进产业发展,平岛村202户、804人搬进了位于皮口街道的楼房社区。鑫玉龙公司为平岛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吸纳本地农民工就业200人次,就业农民年可支配收入5万元以上,同时带动周边及全国养殖户约4000户。鑫玉龙公司投资进行生态绿化恢复及建设,改造水网及垃圾处理设施,解决了生活垃圾和海水污染等生态问题,平岛林草覆盖率达60.9%。

生态发展,为平岛带来巨变。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为“全国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等,成为了三产融合的生态平岛、魅力平岛。到2021年,平岛社区居民人均总收入已由2019年的1.5万元增长到1.8万元。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鑫玉龙公司实现有机辽参、休闲康养、创意旅游、创业孵化四大产业建设齐头并进的局面。绿色和生态成为鑫玉龙公司的发展主题,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优越路径和模式,正在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实践创新之路。

记者 王官波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