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大杨镇三时村近年来坚持党建强村、农业立村、服务兴村、产业富村的发展之路,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绘就出民富村强、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三时村两委摸清家底,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三时村持续推进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工作,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引导群众树立耕地保护意识,夯实耕地保护的基层防线;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开展午秋两季秸秆回收利用,每年可增加收入50万元;发展乡村产业,计划投资近千万元,新建5000平方米标准化甲鱼养殖场,年产甲鱼50万只,年销售额400万元,将成为泗县甲鱼养殖的龙头企业,实现粮食增产、大户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增实力“四方共赢”。
“这两年三时村河道疏浚,道路拓宽,村里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时威说。近年来,三时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展绿化和“美丽庭院”评比,通过村规民约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实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实现乡村治理井然有序。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三时村党总支书记钱时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三时村全体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小组长都要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学到的好经验运用到实际中,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我们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其他事情,只要找到钱时书记,他随时都能来给我们调解、帮助,工作上也很认真负责任,能和我们群众打成一片。”三时村村民时侠玲说。
三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后,将问需于民作为履职后的“一号课题”,经过座谈和梳理汇总,发现群众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汛期时田里的雨水排不出去,干旱时无水灌溉,导致每年秋收减产严重。
经过实地排查,村内排水不畅主要由于丰收沟涵闸年久失修,使新濉河水倒灌,导致秋粮受涝严重。面对村内资金短缺的困难,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多方协调争取。目前,已申请到项目资金156万元,主要用于丰收沟涵闸建设及维修需要;新建机井5口,主要用于抗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