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放大 缩小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革命老区县、佤族自治县、中缅边境县、民族直过区,是云南省县情较为特殊的一个县。面积24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2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比93.96%。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为沧源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思想动力、精神动力和工作动力,为沧源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省委、省政府临沧现场办公会“三个示范区”发展定位与沧源县情高度契合;临沧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了把班洪乡、班老乡打造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区、把“边三县”打造成“三好”示范带的目标,全省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情况总结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启动会议在沧源召开,充分展示了沧源发展的良好面貌,沧源边境小康村建设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认可,沧源经验成为全省推广学习的样板。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全县虽有糖、茶、果、菜、牛、烟、米、蜜、竹、旅游等十大产业,但规模较小,拉动力不足。沧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确定以党建为引领,在稳健提升十大产业基础上,重点抓好文旅、竹子、蜜蜂三大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做大文旅产业

打造边疆亮丽风景线

红色旅游是传承革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途径,绿色转型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沧源是革命老区,处处充满着红色记忆,有着厚重的红色基因。“勐冒盟约”“1941年边界线”《中缅边界条约》等重大历史事件均发生在沧源。为高效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沧源县委、县政府将推动由“办”旅游向“管”旅游的转变。

以党建为引领。用红色旅游和绿色转型为发展赋能,推动沧源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通过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旅游景区、景点上,围绕“党建 红色旅游 绿色产业”,以岩帅革命老区、班洪班老抗英、班老回归等红色基因为基础,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深化沪滇合作。通过深化上海与沧源东西部协作和东航与沧源对口帮扶,把沧源的旅游产业产品化,以龙头企业带动经营,加大对沧源旅游的宣传、推荐力度,利用航空便利优势,吸引各地游客。

大力推进a级景区建设。在现有景区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将创建3个5a级景区和1个国家公园。依托“世界佤乡”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建设,把崖画谷景区建设成为5a级景区。着力把翁丁风景区打造为5a级景区。以葫芦小镇4a级景区为基础,把边疆口岸边地文化打造为5a级景区。力争把南滚河国家公园申报为亚洲象国家公园。

打造世界佤文化中心。沧源有着独特的佤文化优势,代表着世界佤文化的精髓。把沧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好、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是继承弘扬民族生态文化的需要,是沧源发展全域旅游的必然选择。

加大文化古迹保护力度。将县域内亚洲最大的溶洞、亚洲最大的天坑及3500米的崖画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加大沧源崖画和广允缅寺两个国家级古迹的保护力度。争取实现旅游产业转型突破100亿元,拉动工业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

做强竹产业

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沧源县域内共有竹类植物18属、53种,是云南乃至世界竹类植物分布最集中、种类组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沧源佤族自治县将竹子种植作为第一产业,2021年底累计种植面积达61万亩,实现年产值6130万元,被授予“中国特色竹乡”称号。

2022年3月,沧源县委、县政府再次将竹产业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在全面发展竹编织、竹康养、竹食品加工基础上,积极寻求与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实力企业合作,力争把竹产业打造成为沧源县支柱产业,实现经济腾飞。今年8月,在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竹缠绕复合材料分会的支持下,沧源引进了中铁建集团十八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央企,共同推动以巨龙竹为主导的竹品种培育、种植、竹篾加工、竹粉加工、竹缠绕复合材料及装配式房屋加工等产业,打造沧源知名竹产业品牌。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做精蜜蜂产业

打造生态甜蜜事业

发展蜜蜂产业是沧源将自然禀赋转化为特色优势的重要举措,符合全球生物多样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政策要求。蜜蜂产业是县委、县政府决定作为“一县一业”进行打造的重点产业,也是沧源10位老支书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的三大产业之一。

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坚持“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理念,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把蜜蜂产业打造成为全产业链的世界级品牌。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蜂群全年保有量达8万群,年产蜂蜜达640吨,实现农业产值9920万元、商业产值3.7亿元。

突出优势,强化宣传。沧源域内野生米团花分布较广,米团花蜜富含独一无二的天然活性物质mth-x,有“黑色药蜜”之称的米团花黑蜜更是供不应求,价格逐年走高。为了提升沧源黑蜂蜜品牌,沧源县委、县政府举办了第七届中华蜜蜂产业发展大会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论坛,有力地提升了沧源蜜蜂的品牌影响力。

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制定全县养蜂技术培训中长期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养蜂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养殖、管理、加工、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以及一批产业带头人、产业骨干。进一步抓好蜜厂建设、蜜品建设、蜜市建设,不断健全完善蜂蜜市场的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各种侵权、假冒伪劣产品,确保沧源蜂蜜既有市场又站稳市场。

聚焦三大任务

建设现代化小康村

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沧源的重要嘱托,也是沧源的三大任务。沧源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将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建设作为沧源乡村振兴和边疆稳定的重要抓手。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当中,严格落实“1336”举措,即围绕“一个主线”,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为主线;聚焦“三大任务”,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树牢三个“心向”,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实现“六化”目标,群众工作组织化、社会治理信息化、日常生活健康化、人居环境生态化、乡村产品商品化、基础设施智慧化,积极探索出一条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新路径,着力把沧源147.08公里边境线、23个边境村、196个抵边自然村,建设成边境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沧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在沧源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呈现出村美、民富、人乐的美好景象。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委书记 唐兴平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