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突破传统农业发展瓶颈,将乡村振兴与高端农业相结合,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今年上半年,原州区第一产业增加值4.43亿元,同比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01.9元,增长7.8%,增速居宁夏22个县区第4位。
初秋时节,六盘山下丰收忙。记者来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只见田间地头上,采摘工人正将一筐筐供港蔬菜装上货车。往日贫瘠的面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发展高端农业欣欣向荣的景象。
原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冯晓明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通过引进深加工企业为基础农业提高附加值,利用原州区的冷凉气候,在种植业引进新品种方面开拓市场,以优化高端农业为抓手,成果颇为喜人。”
马铃薯产业是原州区的传统产业,但一直以来都处于产量大但收益低的状态。为了提高产业附加值,使农户获得更高回报。原州区为马铃薯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创新完善经营机制,加强科技示范引领,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相衔接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雪川六盘山食品(宁夏)有限公司是一家马铃薯加工的龙头企业,2021年从河北张家口引进到原州区,经过一年的建设,于今年8月20日正式投产。
雪川六盘山食品(宁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飞说:“雪川之所以选择落户原州区,主要是看好这里是优质马铃薯产地,还辐射了甘肃、青海等马铃薯产地,原料充裕。目前,已经投产的项目一期产量40万吨。”
“坚持种薯繁育、鲜薯外销、淀粉加工、主食开发是原州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总体思路,我们现在正全力构建集种薯繁育、生产、推广、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马铃薯产业体系。”原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玉龙报出一组数字,目前原州区扶持发展马铃薯经营主体15家,培育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7家,年加工鲜薯70万吨(外地加工薯55万吨),占全国淀粉加工量的16%。2022年,全区种植马铃薯20万亩,预计总产量28万吨。
走进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一排排连动拱棚映入眼帘,这里种植的网纹瓜脆甜可口,是2020年新引进的品种。
“以前我们种的是小甜瓜,虽然销路也很好,但由于不耐存储无法长途运输,产量一直上不去,也卖不上好价格。”杨郎村齐力合作社总经理曹辉说。
曹辉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从种植小甜瓜开始就将目光瞄准了引进新品种。在原州区一年一度的冷凉蔬菜物流节上,曹辉结识了浙江彭氏集团的鹏利明,网纹瓜就是他们集团引进的日本品种。两人见面相谈甚欢,当即决定在杨郎村实验种植网纹瓜。
曹辉说:“种植网纹瓜对技术要求很高,我们与浙江温岭市吉园果蔬合作社深度合作,给农户进行了技术培训。为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传统模式,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服务、产品标准、质量检测、农资供应、包装销售。为了确保瓜品质好,一株藤只能留一个瓜,棚里配套了育苗床、自动点播机及喷淋设施。”
目前,全村参与种植网纹瓜的有30多户,500多人在基地打工,5000亩网纹瓜每年销售额过亿元。杨郎村共有瓜菜1.05万亩,其中拱棚种植以甜瓜、西瓜为主,亩均收入1.8万元以上。露地蔬菜以西兰花、西芹等蔬菜为主,亩均收入0.85万元以上。
走进宁夏凤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产蛋车间,记者发现这里不仅设备先进,还没有一丝异味。
原州区兴百业扶贫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景新说:“项目一共分为3个厂区,现在参观的是产蛋鸡场,在这附近还有育雏鸡场和饲料加工厂。2019年我们与国内蛋鸡龙头企业凤集食品集团合作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西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园区。引进全球最先进的意大利蛋鸡养殖设备,采用日本家禽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无菌养殖技术,采用全自动养殖模式,我们的产品是走向高端市场的可生食鸡蛋‘黄天鹅’。”
近年来,原州区以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做响品牌为目标,把鸡产业作为一项富民产业强力推动。
“凤集食品集团的进驻,带动了原州区整个鸡产业的发展,但是想要发展高端农业,不能仅有单一的产业发展,更要实现多元增收的效应。”冯晓明介绍,下一步,原州区将依托凤集集团“黄天鹅”品牌,生产高品质鸡蛋,通过京东、天猫等渠道销往全国。由宁夏好水川养殖有限公司收购淘汰蛋鸡进行分割加工,生产熟食鸡产品,依托闽宁、铁路等帮扶销售渠道,远销福建、青海等省份。依托凤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厂、饲料加工厂,将鸡粪制成优质有机肥,当地产出的玉米、麸皮加工成饲料,为畜禽养殖户和蔬菜、玉米、马铃薯种植户提供高品质饲料和生物有机肥,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矛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