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四川省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掩映在漫山翠绿的果树间,风格统一的民居错落有致散布在山坡上,柏油路村道、水泥路生产便道纵横交错。
近年来,丹棱县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典范。如今,丹棱县的村庄处处有美景、有看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以前修房子手续复杂、过程费心费力。现在好了,在手机上打开‘丹棱数字农房’微信公众号就能线上申请、提交审批。只需选好专业师傅和定制风格,备齐材料,就可以等着住新房了,省心得很!”连日来都在自家宅基地关注着新房修建进程的杨场镇朱沟村村民姜思国不禁感慨道。
2021年6月,丹棱县立足农房建设管理职责分散、管理困难的县域实际,集成互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建设“数字农房”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实现职能全整合、系统全贯通、数据全归集,农房建设管理“自动管、网上管、及时管”。截至目前,全县通过此平台审批事项271宗,预警整治风貌不符等问题298个。
“数字农房”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整合了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6部门职能职责,将规划管理、宅基地审批、质量安全、风貌管控、污水治理等14项农房建设相关事项全部纳入,打通了部门壁垒,实现了服务“一窗受理、协同办件”。平台还接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高标准农田管理、“全能卫士”可视化监控等系统,实现农房建设管理“一网通办、一体监管”。集成全县的“人、地、房”数据信息,平台构建起了覆盖乡镇、联通部门信息的大数据库。
“数字农房”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的运行已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农户业务办理“一键申请”、乡镇管理人员和村组协管员联合审查“一键审批”、县级部门“一键核验”,审批时间缩短至15天,质量监管及验收也更加规范高效。开通了再造宅基地申请、建房申请、开工放线、施工质量监管、竣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业务,同步开发微信小程序,极大方便了群众。开发的工匠管理系统,强化了建筑工匠的线上、线下技能培训及考核。
平台编制了县域风貌整治提升规划,结合北高南低、林田南北向分布的地貌格局,从建筑屋顶形式、平面形态、立面形态、建筑装饰、绿化景观等方面对不同区域农房的设计建设和风貌改造提升给予指引。从农户的使用需求入手,设计“秀居”“恬居”“贤居”三大类51套标准农房图集,供农户选择。建立卫星影像、无人机、通信铁塔摄像头、协管员相结合的“天空地人”技术立体监管体系,在房屋修建过程中实施全过程360度可视化动态监控,可实时抓图分析施工建设行为,防止违规操作。房屋建成后,平台可借助ai算法等技术对农房建成实景图与申报风貌图进行对比分析,相似度不低于80%的农房才可通过验收。
“数字农房”一体化信息监管平台有效减少了农房修建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可控因素,将规范深深植入农房建设全过程。目前,丹棱县正持续优化升级“数字农房”平台,力争到2025年,将其推广应用到乡村治理、农业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应急处置等方面,建设集生产经营、基层治理、公共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数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