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华亭市素有“煤都”之称,煤炭品质优良,地质储量近34亿吨,有煤炭采掘企业8户、矿井13对,核定产能1604万吨。
近年来,围绕“把华亭打造成为陇东煤电化产业发展高地”的目标,华亭坚持绿色开发、深度转化、延伸增值、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煤电化一体发展,初步走出一条“立足煤、提升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之路,以煤为基的多元工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壮大成势。
科学规划编制“煤好”蓝图
“对于华亭的经济发展,我们有深刻的认识和科学的谋划。”华亭市发改局负责人段宝先说,“这些年,华亭的经济,兴于煤;华亭的发展,绕不开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依然要抓住煤炭这一资源优势,以煤为轴,延伸链条、多元发展,做大做好‘煤炭经济蛋糕’,方能带动其他产业与社会事业同频共振、快速发展。”
去年,煤炭分质转化利用产业链被列为平凉市九大重点产业链之一,这无疑为华亭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在机遇面前,华亭将资源禀赋更好地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愈加清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深化煤炭高效利用项目开发引进,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产业间”转型和“产业际”转型,推进煤炭资源分质利用全面纵深发展,才能使煤炭产业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编制《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华亭项目区规划》《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打造石堡子化工产业园、策底化工产业园以及西华煤电产业示范园,构建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清洁火电、煤制清洁能源、烯烃聚烯烃、聚丙烯下游开发和煤电冶6个子链条。”华亭市工信局负责人何敏介绍,“力争到2026年,全产业链产值300亿元,完成增加值77亿元,对平凉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占到一半以上。”
多点延伸“链”起“煤好”未来
在落实煤炭分质转化利用产业链工作中,华亭在“链主”引培、“链条”打造、“链群”发展上攻坚突破,形成了抓建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反应。
“年产20万吨聚丙烯高值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共分16万吨/年聚丙烯线上高值化改性、5万吨/年聚丙烯线下改性、2万吨/年聚丙烯终端制品制造3个板块。”在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相关负责人李明利介绍,“项目的实施,会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由燃料向精细化、多元化原料、材料转型,为华亭煤化工全产业链发展注入新动力。”
华亭将不断拓展煤炭分质转化利用大宗化工原料产品,重点建设40万吨烯烃转化项目,形成煤-甲醇-烯烃-聚烯烃产品产业链,谋划引进实施60万吨尿素、50万吨甲醛等项目,补齐“煤制合成氨-尿素”“煤制甲醇-甲醛-精细化工产品”煤化工产业。力争到2026年,煤化工总产值227亿元,增加值达35.6亿元。
筑巢引凤优化“煤好”环境
“今年,我们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加大在项目审批、市场监管、融资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坚持重大项目现场会办、定期通报机制,严格落实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联系企业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推进重大项目实施。”李明利介绍,“目前,20万吨聚丙烯高值化产业园项目、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进展顺利。”
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上,华亭全面开展营商环境2.0升级行动,加快推进“智慧华亭”“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一网通办”,推行“不来即享”,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70%。健全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深入开展企业减负行动,有效解决企业投融资难题。创新推行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用地模式,清退“僵尸企业”31户,有效提升了企业用地效益。
李明利说:“工业园区累计投资127亿元,实施公路、运煤专线以及工业供水等项目17个,建成中小型水库5座、变电站10座、5g基站62座,工业供水总量达2500万立方米,夯实了产业发展之基、满足了企业发展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