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吉林省通榆县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践行村民自治理念,积极探索乡风文明治理新模式,以村规民约为切入点,构建了以“小积分”激活“大德治”的治理体系。
以八面乡八面村为试点,通榆县通过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社会效益,于2021年9月召开经验交流会,将这一村民自治创新成果进行推广。
“要总结‘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建设经验,积极营造向上向善良好社会环境。”8月初,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到通榆县调研,在向海乡复兴村“爱心超市”实地了解积分兑换制度时提出了要求。
2021年以来,吉林省通榆县县域发展的重点由脱贫致富转变为以乡风文明带动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不断完善积分体系建设,通榆县委宣传部到八面乡、向海乡、乌兰花乡等乡镇开展了近20次指导调研,最终确定了以村规民约作为乡风文明治理的载体,据其设立环境卫生、公序良俗、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中心工作等六大项58小项积分项目,形成积分制度。通过细化量化、合理设计加减分项目,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由监督评价小组为村民赋分。同时与“爱心超市”等当地商超签约,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以村屯环境治理为例,八面乡八面村将公共区域划分给每家每户作为“分担区”,村民完成清洁维护自家及“分担区”的“规定动作”,即可获得积分。自此,八面村的村屯环境治理费用由以前的30万元降至不足20万元。村民还可利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降低了生活成本。此举使村民的文明素质、家园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村屯环境长期保持“畅、洁、舒、美”的状态。
为确保试点村工作做细做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榆县探索建立了“123”工作机制,“1”即精心细化1则《村规民约》;“2”即建立2种运营模式,依托乡村振兴服务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与积分制度挂钩;“3”即完善《爱心超市管理办法》《爱心超市积分细则》《爱心超市减分细则》3个细则。同时坚持系统推进,确保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让“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运行模版化、规范化。
为加强“小积分”激活“大德治”工作体系建设资金保障和积分制对群众的吸引力,通榆县坚持制度化运行,确保资金保障到位。要求集体收入未超百万元的行政村建设资金不低于当年村集体收入的20%。同时提倡发展产业,为推广德治积分体系提供支撑。设置了全县统一的“德行天下”积分卡,兑换生活物品时每1分相当于1元,卡内积分达到3000分、5000分、8000分者,在县内指定的“德行天下”互动商家可分别享受9.5折、9折、8.5折优惠。
截至目前,通榆县已有25个行业的88家商户参与积分兑换,带动了进城消费的热潮,也让村民获得了更多实惠。
通榆县“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建设已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鲜活实例在县内全面推广。这一乡风文明治理新模式,也为县域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现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