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金观音作为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主打的茶品牌,近日在第八届海峡茶会首次亮相,就引来不少关注。长泰金观音是“天竺岩茶”的子品种,具有清而不浊的口感,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但如此好茶,曾经也遇到了一些发展难题,需要“开路人”。
“我是‘茶三代’,从事茶行业有14年了,遇到比较大的瓶颈就是用心做出的好茶没有地方卖。”长泰区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傅四方说,正因为自己是茶产业的从业者,所以深谙茶农之苦,茶叶经常被茶商垄断定价权损失利润,也缺少统一品牌化的销售渠道。
傅四方深爱着脚下的土地,也热爱长泰茶叶,希望能把家乡长泰的这一“泡”生态健康好茶传播出去,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因此,他与顶山村两委、茶企、茶农等合作,在顶山村整合了1200多亩的现代生态茶园,除了长泰金观音,还种有乌旦、梅占、毛蟹等品种。
平时采茶、制茶、卖茶等大小事务,傅四方都亲力亲为、毫不懈怠。他运用规模化茶园统一管理的优势,以及长泰山清水秀的特点,从引进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特派团队开始,科学规范种植技术,提高一产种植标准以及茶青品质;再到引入现代茶产生产线,将炒青、揉捻、复焙等工序向清洁化、标准化、自动化的转变,实现二产加工“不落地”生产;最后完善品牌化运营路线,并入互联网、品介会等销售渠道,强化三产销售服务体系。
凭着一颗如磐的茶人初心,3年过去了,长泰金观音的茶青鲜叶品质大有提升,收购价已从每斤1.8元涨至如今的每斤6元,带动顶山村农户茶青收入翻了三倍,80多户茶农因此受益。如今,顶山村的这座茶园,年产茶叶200多吨,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逐步走上振兴之路,长泰茶产业也渐渐从“各自为战”向“组团出战”模式转变。
傅四方说,历史悠久的“天竺岩茶”曾经濒临失传,如今在几代长泰“茶人”的努力下,慢慢将特色生态资源转化为脱贫攻坚发展优势,时过千年的“天竺岩茶”又重获新生并助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
未来,傅四方将携着他的“共享茶厂”理念,发挥品牌化优势,并反哺茶叶种植及加工,在推动品质提升、带动茶农致富的同时,将“天竺岩茶”品牌逐步推向世界,逐步推动长泰茶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