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护家园 情暖民心-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红护家园 情暖民心
——四川泸州市永宁街道人大代表入驻小区促共建共治
放大 缩小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内失地农民和集中安置困难群众多、民生诉求多、矛盾纠纷多、群众融入难。为构建开放包容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永宁街道安排人大代表入驻小区建立联络点,倾听群众心声,办好民生实事,让人大代表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小区。

依托小区人大代表联络点,永宁街道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职责,发挥社会化多元协同作用,全面推行“红护家园”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新路径。

“红护家园”绘出同心圆

永宁街道五顶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却没有人们印象中城中村的破旧脏乱,街巷整洁有序,居民安居乐业。

近年来,永宁街道人大工委延续泸州铁血护国的红色精神文脉,打造“红护家园”品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示范带动效应,整合资源统筹推动辖区基层治理工作。

“红护家园”创立之初,选择辖区城中村、“三无”院落、安置房、新建小区等管理缺位、矛盾问题突出的片区开展试点,着力变治理短板为治理亮点。

永宁街道在半岛新居小区、农民街片区等地派驻人大代表,吸引志愿者加入护园、睦邻、“红传”(红色文化传承)3支工作小队,构建起“人大代表 村(居)民小组 楼院(巷)长 物业服务企业 业委会 社会组织”的服务机制。

“通过成立人大代表联络点,派驻居民认可的人大代表,引导居民从‘只分你我’向‘共商大家事’转变,让基层管理工作顺畅了很多。”棉花坡社区党支部书记韩冬梅高兴地说。

大事小情居民说了算

半岛新居小区的人大代表联络点成立之初,“红护家园”人大代表首次召开议事会,主题是推动解决片区内最受关注的设施改造问题。小区究竟如何实施改造,还得由居民说了算。

“建议安装智能化门禁系统”“能否再规划一些停车位”……“红护家园”入驻小区人大代表通过召集社区居民代表商议,收集到了很多小区改造意见。

在“红护家园”人大代表联络点的督促下,物委会、业委会、居民代表同心聚力,粉刷墙体、整治排污水沟、维修摄像头……随着一连串问题被解决,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红护家园”代表联络点的贴心服务,小区居民们都看在眼里。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不少居民主动加入了“红护家园”志愿服务队。

“文化感化”激发自治力

永宁街道人大工委探索“红护家园”治理模式,注重依托红色文化的柔性感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点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聚民智的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无微不至的服务体系,架起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依托“红护家园”,永宁街道展示人大代表为群众实现的“微心愿”、护国战争小故事、“红护赞”好人好事,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开展书香故事会、“永宁榜样”、永宁原创、战壕党课等文化品牌活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寓教于乐激发自治动力。

基层治理工作繁琐复杂,永宁街道探索“红护家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治理机制。

永宁街道打渔山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联合社区党支部整合闲置阵地,引入世宏蝶画工作室,免费为居民提供民俗体验和亲子互动项目,引导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形成了“居民 党支部 代表 企业”的良性互动模式。

2021年以来,永宁街道27名市、区人大代表在联络站接待选民180余人次,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2条,化解邻里矛盾14起,帮助解决特殊群体上学及就业、法律援助等民生问题67件。

记者手记

永宁街道人大工委通过在小区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点”,安排代表进驻,引导他们为党传声、为民代言、替民解忧,让人大离群众更近了,代表与群众更亲了,将暖心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恰如永宁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詹琴容所言:“永宁街道深入开展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活动,以有情怀有温度的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为‘朱德成名地 产城兴永宁’营造了良好氛围。”

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周超华 田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