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天桥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举措,巧用“四则运算”工作法,着力勤服务、筑防线、布网格、减隐患,进一步延伸了治理触角,推动基层党建优势和内生动力转化为基层治理工作效能和动力,不断巧解“方程式”,减少“未知数”,提高“准确率”。
上下联动“加”服务。天桥街道启动网格精细化治理模式,出台《天桥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和社区网格员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试行)》,充分调动社区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推深做实网格化管理。推广使用“蚌山为民”服务小程序,提供问题咨询、业务办理等服务。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聚力破解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难题,通过“网格 服务”的方式,真正实现居民服务“零距离”、社区管理“全覆盖”。
巡防管控“减”隐患。天桥街道社区组建“平安卫士”巡逻队,以“日值 夜防”的模式加强小区安全管控。巡逻队不定期深入宾馆、商超、居民区等地巡查,随时发现并解决各类隐患问题。同时筑牢疫情防控网,调动多方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人员排查管控、区域核酸检测等工作,为居民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
打造平台“乘”合力。天桥街道以完善网格管理服务群众项目为载体,以多元力量协同参与为手段,以满足居民需求为立足点,整合社区干部、网格员、社区民警、辖区党员、志愿者等服务资源,以社区为中心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将综治、民生、党建等工作细化分解到每个网格内,按需提供服务。组织开展“‘微心愿’我来帮”、关爱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免费维修眼镜等惠民志愿活动,充分满足辖区居民的各类需求,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党群议事“除”痛点。聚焦居民需求,天桥街道以“一组一会”和“物业联合接待日”为平台,集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力量,梳理辖区矛盾隐患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党建 信访”的工作机制,前移信访举报端口,多次召开议事会议协商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以“暖民心行动”为出发点,增设老旧小区便民座椅、增加便民充电桩、打造健身休闲广场、改造非机动车停车棚、设置便民停车场、开展老年助餐服务……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减少矛盾隐患,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