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质量发展崛起“县域力量”-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辽宁高质量发展崛起“县域力量”
放大 缩小

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辽宁近年来紧紧围绕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等战略任务,加快构建以沈阳、大连“双核”为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全面推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突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赵爱军介绍,为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成势见效,辽宁省委、省政府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省级统筹,成立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省委常委任组长的区域专项推进组;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强资金、要素等政策保障,谋划推进一批改革创新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一批高质量项目、重大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板块支撑体系和动力系统初步形成,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定位更加清晰、发展更加协调,立足辽宁、服务国家战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全面推开。

县域经济发展成果显著

县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辽宁不断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强县与富民相统一、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城镇与乡村相贯通,建立健全大中城市带动县域发展、县域促进大中城市繁荣的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县域产业竞争力、集聚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2017年到2021年,县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6%,占全省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瓦房店在全国百强县位次前移18位,海城、庄河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全省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海城、大石桥、辽阳三地共建菱镁产业基地,瓦房店轴承、兴城泳装等20个产值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海洋牧场及畜禽养殖等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县域内省级以上开发区达到42家;数字赋能县域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凌源、桓仁成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彰武、北镇等5县(市)成为国家级“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凤城成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百强县;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县城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水平逐步提高,黑山、桓仁、盘山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农业农村发展措施有力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政准介绍,在农业领域,辽宁通过狠抓三项工作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首先,是狠抓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辽宁省依托县域优势特色农业资源,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势特色农作物品种、畜禽水产良种,已有1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6个区域公共品牌。

其次,是狠抓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培育了21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其中11个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亿元。

最后是狠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支持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发展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着力打造农业“一县一业”,形成“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不同层次融合发展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已有103个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记者 王官波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