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大山深处的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建良村的牛舍里,脱贫户余金蒙正在忙着给羊投放饲料,看到都安县烟草专卖局帮扶干部黄宇穿过蜿蜒的山路而来,便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迎上前。
“我今年养了38只山羊,一共获得了5000元的产业奖补资金,钱都已经打到卡上了。”余金蒙高兴地说,“羊还有150天左右,就能够出栏一批。”
产业奖补是发展特色帮扶产业的有力保障,建良村压紧压实干部责任,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了解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宣传产业奖补政策。建良村积极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常年在家、有特色种养业发展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发展特色种养业,逐户协商制定详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切实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同时,主动协调农林经旅等相关部门科技人员到村里和奖补对象家中进行技术指导,适时组织产业培训,帮助解决疾病防控、生产发展等关键难题,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今年养了2头牛,获得了5000元的产业奖补。”建良村脱贫户余金利说,“养牛收益好,但是风险也大,有时一场病损失就很大,现如今牛也上了保险,国家还给奖励,我可以放心搞养殖了。”
“去年村民养的牛因病死亡,保险公司赔付了1.2万元的损失,一头牛才交108元保险费,极大地降低了养殖风险。”都安县烟草专卖局驻建良村第一书记梁治军介绍,把产业奖补政策、惠农保险政策给村民讲通、讲透,动员村民给牛羊上保险,提高养殖信心,有效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化发展。
为了做好产业奖补“最后一公里”工作,建良村组织进行实地核查验收,已经完成100多户产业奖补核对工作,确保产业奖补“不落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