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了吗?有没有什么困难?是否有相关政策需求?”解除静态管理后,吉林省临江市纪委监委选派的企业监督员,第一时间深入联系企业走访调研,跟进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及存在问题,并协调帮助解决。目前,全市19家规模以上企业正有序生产。
这是临江市纪委监委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以“四员监督”机制护航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一次有力实践。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紧盯各职能部门(单位)“纾忧解困”政策落实情况,建立“四员监督”工作机制,通过选派企业监督员、项目监督员、行风监督员、一线监督员,全面梳理各部门(单位)落实纾困政策具体任务,列明监督清单,全方位监督检查各部门(单位)融资支持、创新激励、纾忧解困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促进各项纾困政策落实落地,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市纪委监委采取末端倒查的方式,选派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协作区主任、乡镇(街)纪(工)委书记担任全市4家国企和29家重点扶持培育企业的企业监督员,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与企业经营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拓宽企业反映问题的渠道,详细了解企业的困难、需求和相关政策在企业的落实情况,进一步推动政策红利落实落地,帮助企业发展。自“四员监督”机制实施以来,各企业监督员深入联系企业调研走访20余次,先后听取30余名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协调市工信局开展服务企业月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政策解读等服务。
为促进项目高效推进,市纪委监委设立项目监督员,由协作区副主任担任,结合去年市纪委监委制定的《关于监督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见效的通知》要求,深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对政府性1000万元以上和招商引资1亿元以上项目进行跟踪监督,重点排查有关项目推进实施过程中的“中梗阻”“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诊把脉跟进项目落地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具体困难。目前,项目监督员通过电话询问、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全市41个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调度5次。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出台了融资支持等一揽子措施,为银企对接建立平台。”日前,驻临江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到市工信局详细听取了纾困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
临江市纪委监委注重在日常监督中使劲发力,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选派8名派驻(派出)机构负责人担任行风监督员,聚焦“六稳”“六保”部署要求,瞄准损害营商环境的“末梢梗阻”,对全市职能部门落实减税退税、融资支持、创新激励、纾忧解困等政策措施相关情况开展“贴身跟进”监督。目前,行风监督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职能部门开展监督检查10余次,国税局有序办理企业留抵退税、“六税两费”退税等业务;政务大厅受理审批事项1500余件,受理企业查询工作192次,服务评价满意度100%。
为有力有效督促其他“三员”认真履职,及时掌握全市纾困政策落实的实际情况,临江市纪委监委设立一线监督员开展一线监督,由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办公、模拟办事等方式对职能部门进行暗访,通过电话询问和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企业满意度调查,深入掌握其他“三员”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发现关于干部纪律作风、廉洁情况方面的举报反映。目前,一线监督员先后对30余家企业满意度情况进行电话回访,通过模拟办公方式向各职能部门暗访10余次,有效助力企业纾忧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