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扶绥构建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广西扶绥构建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放大 缩小

本报讯 广西扶绥县近年来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探索推行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为全面建成全区县域经济第一强县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政策揽才,打造校地融合“新殿堂”。扶绥县研究制定校地融合“十大措施”,充分发挥高校集聚效应,引进并建成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等11所高校,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西研究院、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等4所科研机构落户扶绥,集聚科研人才59名、高校教师2000多名、大学生5万多名,累计申报科研项目26个,打通“高校 科研”外引内聚的“双循环”。建成广西首个获批复的自治区级农高区,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2个,拥有广西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科技小院,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50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5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5亿元,加快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产业育才,缔造产才融合“新院所”。扶绥县聚焦重大特色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搭建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发展平台——铜业循环经济产业人才小高地、金属材料研究院,引进24名有色金属专家;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南大学、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南国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将388名技术骨干人才纳入“后备人才库”。

建成甘蔗专家工作站,引进以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专家杨本鹏为首的科研领军人才17名,指导建设3个甘蔗种植示范基地,推广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全县甘蔗核心示范区5万亩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97.19%,成为全国首个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环境留才,厚植产教融合“新土壤”。扶绥县实施产业技能人才提升工程,加快培育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围绕高校毕业生人才、高素质农民、返乡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培育,吸纳金冠食品、琦泉生物质发电公司等107家单位为见习基地,建成市级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4个,每年吸纳高校见习生700名、高素质农民400名,持续向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629人次,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接轨,加快推进“产业 教育”融合发展。

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林远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