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携手 田野生金-凯时尊龙

凯时尊龙-凯时kb官网登录
青蓝携手 田野生金
放大 缩小

陈宏尚(右一)在麦田里教农户防治病虫害 通讯员 顾士刚摄

在江苏省睢宁县凌城镇,说起陈宏尚,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声连连。今年63岁的陈宏尚,虽个儿不高,但嗓门洪亮、讲话中气十足。曾是凌城镇农技中心负责人的他,退休3年来每天都奔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讲授科学种植知识。他常说:“一杯水只能解决自己的需求,一条河却可以惠及很多人。”

示范带动 做给群众看

6月4日,睢宁县传来小麦高产捷报,实割实测亩产755.3公斤,创造了江苏省淮北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新纪录。当天上午,在测产现场得知消息的陈宏尚,瞬间将紧张化为喜悦,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自4月下旬以来,陈宏尚经常到同在凌城社区承包土地的乔帅的地里察看小麦长势。30岁的乔帅承包了700亩土地,睢宁那段时间干旱无雨,眼看到了麦粒儿灌浆的关口,很怕收成受影响。陈宏尚现场传授了自己管理经验:先喷施叶面肥,再趁着气温不太高时补灌浆水。浇灌浆水也很有讲究,浇水要早,避开中午高温时段,还要注意天气变化,在没风时轻浇、快浇。

“幸亏有陈老师指导帮助,我这片小麦亩产650多公斤,虽说比不上陈老师的收成,但每亩也比去年多收了150公斤左右。以后还要多跟陈老师学习。”乔帅说。

陈宏尚说:“种地就像绣花,要管理到位、重视科技。我要把我的经验传授给广大农户,这也是我退休之后还在流转土地种粮食的初心。我是农技人员,虽然退休了,但我可以‘退休不退岗’,做给大家看。”

算好细账 推广新模式

“孙老板,今年你要改变一下种水稻的模式。”5月1日一大早,陈宏尚赶到凌城镇孙晓东家庭农场,开门见山地和负责人孙晓东谈起话来。泗洪县人孙晓东6年前来到凌城镇,流转1800亩土地开展稻麦轮作种植,一直都在沿用泗洪的直播稻种植模式。

“为什么要改变?我感觉直播稻挺省力、省成本的啊。”孙晓东反问道。

“孙老板,我给你算下细账,你就知道了。”陈宏尚耐心地给孙晓东算起账来:直播稻算上种子的费用,每亩费用需要100多元,机器插秧算上种子、育秧的费用,每亩费用240元左右。水稻的生长周期大概是130天,育秧从5月初开始,到水稻种植大约有1个月的时间,所以直播稻比机器插秧的水稻要晚成熟1个多月。按睢宁地区的气候条件来看,有时候寒流来得早,影响水稻灌浆,会导致大量减产。而且,因为收割延期,影响下茬小麦的播种,小麦每亩还会减产100公斤左右。从农药费用上看,直播稻要比机器插秧的水稻多用农药费90多元;从产量来看,直播稻亩产500公斤左右,机插稻亩产700公斤左右……

听了陈宏尚客观精准的“经济账”,孙晓东挠了挠头迟疑地说:“直播稻我种习惯了,机器插秧我不太懂的……”

“放心,我会全力支持你的。马上就要开始水稻育秧了,所以赶紧来和你谈谈。”陈宏尚听了,高兴地和孙晓东畅聊起下一步的生产发展规划。

7月25日,孙晓东跟着陈宏尚来到田间察看水稻长势,连连夸赞机器插秧的水稻确实比直播稻有效分蘖要好得多,对秋季的收获充满希望。

青蓝携手 上好农技课

8月1日,在凌城镇农技中心,陈宏尚给20多位土地流转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上了一堂“科技壮苗”培训课。随后,陈宏尚又带着部分年轻学员来到凌闸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地,现场教授控旺排水、绿色防控等管理技术。

凌闸村党总支书记陈猛说:“今年,凌城镇在我们村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是要让群众认可,主动参与种植方式的变革。陈老师现场手把手地教,效果非常好。”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凌城镇分管农业副镇长许雪峰说,“青蓝携手、以老带新,凌城镇农技大讲堂给种植户提供这样的学习、实践方式,能够引导种植户积极学习农业新技术、新理念,提升种植技能,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

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顾士刚 王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