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充分发挥“建安之乡”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抢抓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机遇,加快建筑安装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转移就业,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2021年,肥城市建安业总产值830亿元、税收3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7%、33.4%。在2021年全省建筑业“十强县”中,肥城荣登榜首。目前,肥城建筑安装企业发展到162家,从业人员达13万人,人均年收入8万多元,“肥城建安”正成为肥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的品牌和名片。
去年以来,肥城市委、市政府立足“肥城建安”品牌产业,制定出台《促进建筑安装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优质工程、人才引进、评先树优等方面对建安企业进行扶持,以建安产业的稳定带动就业整体形势稳定。
肥城市把建筑企业培植摆在突出位置,集中培育、重点扶持,进一步带动地方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建筑业建链、补链、强链,全面推进建筑业设计施工一体化,支持承包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培育模板脚手架、装配式建筑等高端产业,全力打造集成化、系统化、规模化建筑产业集群,培育千亿级支柱产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广开就业渠道,关键要做大做强产业,打造品牌优势,肥城“路径”清晰。在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建筑企业总部园区,在企业用地、建设等环节提供优惠支持,搞好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鼓励企业集聚发展、抱团成链,目前已有40家企业入驻,建筑业集聚发展的高位平台初步打造成形。每年评选表彰奖励建筑业综合实力企业10强、最快进步企业10强,重点培植扶持,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装备更新,提高效益、做大做强。支持建安企业资质升级增项,向“专精特新”发展,调优经营结构,拓宽发展领域,提高竞争实力,鼓励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对晋升特级资质企业奖励扶持1000万元。从企业地方财政贡献中提取筹集3%的资金,作为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水平。
为夯实就业基础,肥城市人社部门坚持因势利导,协调全市各部门瞄准产业高端,打好稳定促进就业主动仗,全面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激发“肥城建安”内生动力。
打造转移就业“制高点”。鼓励建筑企业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联合、重组、兼并、股份制等形式做大做强,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股份。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持续不断加大投入、创优夺杯,建设精品工程、打造自主品牌。目前,全市共有2家企业跨入中国建筑业500强,4家企业进入全省建筑企业综合实力30强企行列,2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经济百强,推动了建安企业品牌化发展。
铺设转移就业“便民路”。肥城就业服务机构每年定期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为建安企业发展提供人力人才保障。同时发挥建筑业协会作用,强化跟踪服务,成建制组织外出施工,实施基地化管理,形成对外整体优势。
构建转移就业“安全岛”。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管理方式创新,通过压缩管理半径,再造管理流程,加强总部对项目部的管控。通过召开全市建筑业规范发展会议,举办“桃都讲坛”,把专家请进来授课。带着企业走出去学习,切实提高企业规范化建设水平。
筑牢转移就业“根据地”。鼓励企业多元化经营,从房屋建筑单一经营模式,向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等工程领域拓展。拉长产业链条,进军建筑产业链上游业务,向勘察、咨询、设计等非施工领域延伸价值链。
肥城市行政审批服务部门把推动建安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聚焦企业关切,主动靠前服务,在政务大厅开设“建安行业绿色通道”,探索推出“一链办理”、跨省通办、告知承诺、容缺容错等创新举措,全力为建安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如今,肥城全民关心、支持、尊重建安企业家的氛围愈加浓厚,从事建筑行业人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