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2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家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和山西省落实情况。
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向弟海介绍,今年以来,山西围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三大任务,坚决果断做好疫情防控,多措并举稳定经济运行,将进一步加大退税减税降费力度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认真贯彻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推出了《山西省扎实推进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山西全省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进展顺利,增值税留抵退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进度均超前、超预期,退税减税降费工作实现阶段性目标。截至5月底,已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和增加现金流超486亿元。中小微企业是退税政策受益主体,退税户数占比达94.8%。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产生了明显的减负效应,为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缓解资金压力提供了强大助力,提振了市场主体渡难关的信心。
对于本报记者提出的“大规模退税减税政策落实以来,对市县地方财力的影响如何破解”问题,山西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段萃表示,山西省财政厅着力保障退税资金的需要,既要确保资金及时退付到企业,又要有效缓解市、县财政收支的矛盾,全流程突出一个“快”字。在收到中央专项资金后,财政系统迅速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报经省政府同意后第一时间报财政部备案,备案审核通过后次日下达市县,并将资金同步纳入直达资金监控范围,及时登录指标、准确标识,确保数据真实、账目清晰、流向明确。其中,留抵退税专项资金实行国库单独拨付、逐月预拨、滚动清算。按照预算指标、退税计划及时向市县调拨库款,确保市县国库动态存有半个月的退税所需资金。建立基层财力保障和帮扶机制,进一步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已下达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转移支付850亿元,资金规模比上年同期增加108亿元。在科学分配中央退税减税有关专项补助资金基础上,省级再安排专项资金对留抵退税规模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市县给予缺口补助,实现财力精准“滴灌”,避免县区因资金不足而出现“应退未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