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提出“一带三区”产业发展规划,在东部梁峁山区发展绿色小杂粮种植加工业,在西部梁峁山区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在沿河地区围绕红色教育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在工矿企业区发展三产服务业,因地制宜,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进入6月,龙口镇大口村的西瓜和大杏已经陆续上市。重重叠叠的绿叶之中,大杏挂满枝头分外鲜亮诱人。大口村西瓜作为明星瓜果,瓜田近水且土壤透气性强、病虫害少,再加上光热、雨水资源丰富,这就提升了保水保肥能力,使得这里产出的西瓜更加甘甜多汁。
大口村近年来按照党支部 合作社 专业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2021年,村集体合作社整合19亩土地,在年底时建成6栋温室大棚生态采摘和育种苗项目,采摘和育种苗项目不仅让闲置土地有了“用武之地”,还为困难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今年大口村又整合了45亩土地,准备全部栽培西瓜。
2014年9月,坐落在大口村的中共马栅区委革命活动展厅揭碑对外开放。如今,这里已成为集研学、实践、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基地在2021年被评为鄂尔多斯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口村境内还有丰富的砒砂岩地貌莲花辿、西口古渡、烽火古堡、鸡鸣三省等旅游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构成了沿黄线的一道亮丽风景。
如今的大口村,利用好山好水好生态,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有效衔接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焕发出了新活力。
龙口镇麻地梁村立足独特环境和气候,大力发展山地农业,奏响了产业振兴的交响曲。麻地梁村属于干旱梁峁山区,种植杂粮的自然条件优越,2016年麻地梁村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正康农牧业有限公司,联手建成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正谊小杂粮加工厂。2017年,村里注册了“麻地梁”商标,将谷子、糜米等5种小杂粮30余种产品纳入品牌中。如今,“麻地梁”已经成为鄂尔多斯高原上一个响当当的农字号品牌。
产业要发展,首先应解放思想。曾经山地制约农业发展,如今思路一变天地宽,通过打造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的山地特色农业产业,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
沙坪梁村是龙口镇瓜果主产地之一。作为准格尔旗乡村振兴示范点,沙坪梁村以林果产业种植机制和管理模式为切入点,研究制定了林果产业发展规划,对林果产业布局、果品质量和品牌销售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建立党支部 企业 合作社 农户 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着重打造林果产销特色链。同时,村里还积极引导广大林果种植户加入马栅龙园果品合作社,将零散的果园整合起来,成片经营管理,结合科普体验、观光采摘、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等时下新颖的生态休闲模式打造林果产业旅游村。
为了破解部分村集体经济后劲不足,产品销售不畅等难题,龙口镇吸纳13个村(社区)入股,打造了锚杆网片加工厂、龙口美食坊、采摘育苗大棚等一系列实体产业。
乡村产业振兴,认清区位优势十分重要。因势利导、因村施策,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是龙口镇在铆足干劲找出路之初就达成的共识。如今,龙口镇正以强镇富民为出发点,做强特色产业;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朝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