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全面介绍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经验,深入阐释各部门各行业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思路举措,描绘未来美好发展蓝图,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今年1月至5月,全省进出口1.27万亿元,增长17.3%。其中,出口增长26.8%,进口增长5.6%,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高于全国9个、15.4个、0.9个百分点。5月当月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环比分别增长16.9%、19.1%和13.5%,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发布会现场,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吕伟介绍了有关外贸工作。“全力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吕伟介绍道,首先是政策供给走在前。今年以来,面对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物流不畅等一系列问题,山东连续出台包括“外贸固稳提质2022年行动计划”在内的《山东省“三个十大”2022年行动计划》、三批《“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提出了30多条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协同度高的稳外贸政策措施,持续扩大“鲁贸贷”政策覆盖面,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创新性解决“燃眉之急”。特别是在全国率先推出“汇率避险担保试点”政策,通过建立“政府 银行 担保”的运作模式,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提供担保服务,银行机构免除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保证金,担保费由省与企业所在地财政给予全额补助,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避险增信,降低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成本。目前,中行山东省分行推出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的“金市新十条”,完善避险产品,扩大汇率避险业务覆盖面。
其次是健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发挥省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优化“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功能,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国际物流需求定期报送机制,24小时畅通外贸企业问题反馈渠道,对紧急特殊情况随时协调解决。在双稳平台及时发布省市相关政策措施,“一企一策”解决企业用工、通关、物流等问题诉求2859个,其中企业反映的150条国际物流诉求全部办结。
最后是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和贸易救济调查预警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法律服务团作用,针对受贸易摩擦、加征关税等突发因素影响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开展贸易援助,帮助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稳住市场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