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展现了真诚质朴的为民情怀,体现了守正笃实的干事精神,为一线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奋进新征程,就要“洗洗耳朵”听民声、“擦亮眼睛”察民情,靶向发力惠民生。
找准支点,弄清群众“信什么”。信访工作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是党和政府同群众互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寄托着群众的信任,也承载了党和政府的责任。“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更何况群众能主动“找上门”来,这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对党员干部的信任,更要用心用情做细做实。找准支点就是不辜负人民的期待和信任,对群众反应的问题以诚相待“听仔细问详细”,尊重信访群众的表达权和参与权,要开诚布公“说清楚理明白”,保障信访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新时代开展透明阳光的信访工作,群众才会真正“信得过”。
聚焦痛点,摸清群众“忧什么”。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社会利益更加复杂多元,回应群众诉求不仅要用“勤”还要用“心”。倾听来自人民的声音,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好工作方向,聚焦社会痛点难点问题,群众忧心的事往往是我们工作的短板。群众来信来访是掌握政务情况、监督政府工作的“好路子”,找到痛点才能更好地解决群众忧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关注热点,搞清群众“怨什么”。信访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也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及时关注热点话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是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访工作是与群众“面对面”“打通最后一米”的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只有深入群众、靠近群众,倾听群众声音,才能知道群众“怨什么”,听到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与不足。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避免“走弯路”,更好地服务人民、回应人民关切,提高基层工作能力与水平。
抓住重点,理清群众“盼什么”。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群众事无小事,人民所盼就是信访干部的工作目标。做好信访工作要抓住源头分析利弊,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忧。利民之事要想办法、克难关做成,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信访工作会,“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推进“化积案、治重访、促稳定”行动,对信访件做到特事特办、遇事必办、群众诉求得到高效解决,提升群众满意度。基层干部要牢记为民解难的政治责任,做到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用实际行动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